元明清文学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元明清文学概述 一、 元代文学 元代历史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南宋统一全国,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止,共计89年。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新的转折期。戏曲、散曲、小说得到长足发展,它们逐渐取代诗、词、散文而占据文坛的重要位置。同时,诗、词、散文也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有着自己的特点。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杂剧文学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成熟期。它反映了戏曲这一种综合性艺术的特征。曲词继承了诗词的传统,又吸收了活的语言,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剧诗。现有作品流传的作家有40余人,现存作品140种左右。散曲是与剧曲相对而言的,它是元代的流行歌曲,是词的通俗唱法;在文学上,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杂剧散曲都是在民间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给文坛带来了新的面貌。 自先秦以来,历代作家对爱情这一文学中的永恒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富有创造性的开掘,创作了大量讴歌美好爱情的撼动人心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大多是就爱情生活的某个方面“以小见大”,容量都有限。到元代,终于出现了爱情文学的鸿篇巨制,那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明初的贾仲明认为在元代剧坛“《西厢记》天下夺魁”,实际上,在爱情文学创作史上,《西厢记》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和影响。 杂剧: 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写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 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了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抛弃的悲剧故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即元稹《莺莺传》虽题为“传奇”,但作品中所写人和事都于史可考,有事实依据,是其“亲历”之事。《莺莺传》中许多内容确与元稹经历关合,如传奇言“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是年22岁。”据《唐书·元稹传》及白居易《元稹墓志铭》,元稹生于唐大历14年(公元779),到故事发生那一年贞元16年(800),正是虚岁22岁。 传奇说“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据白居易所撰元稹母《郑氏墓志铭》:“父讳济,睦州刺史,夫人睦州次女也。”也就是说,元稹母郑氏(郑济次女),莺莺母也是郑氏,出于同宗,乃远房姊妹,所以是元稹的远房姨母。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在普救寺:“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后来张生与莺莺幽会,“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普救寺,在今山西省永济县。20年后,元稹在《春晓》诗中追叙道:“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点明故事发生地点在“寺”。 关于莺莺,学术界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论。陈寅恪及一些学者提出崔莺莺是胡人,“崔莺莺原是胡姬,是乌兹别克斯坦人。”且进一步指出是酒店的外籍陪酒女郎,这是元稹抛弃崔莺莺的主要原因。根据史料,这种说法是荒谬可笑的。 元稹为什么抛弃崔莺莺呢?崔莺莺姓崔,门第不低,而且财产甚厚,但老母弱女,没有权势,而元稹自从赴京应试以后,以其文才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待字闺中,于是权衡得失,娶韦丛而弃莺莺。因此,元稹弃莺莺,是一个既无情又无理的薄情郎的小人之举。 元稹为什么创作《莺莺传》呢?在小说的结尾,元稹称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而把张生抛弃莺莺的行为说成是“善补过”的明智之举。知元稹是想通过小说标榜自己“始乱终弃”的迷途知返的行为。也就是为了宣扬其男尊女卑、女人是祸水的思想。这就更加见出元稹人品的低下了。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救风尘》是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该剧描写了妓女赵盼儿为搭救从良受骗的同伴宋引章,机智巧妙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