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 细胞生物学 07第七章 基质与内膜系统.ppt

大学生物 细胞生物学 07第七章 基质与内膜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酸性磷酸酶的定位研究与溶酶体的发现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Christian de Duve 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亚细胞组分时发现了溶酶体,不过,溶酶体的发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de Duve 对胰岛素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很感兴趣, 他打算通过对葡糖-6-磷酸酶在细胞内的定位来研究胰岛素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该酶在细胞内的作用是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 在试验中,他们选用酸性磷酸酶作为对照,因为酸性磷酸酶并不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他们先用0.25M的蔗糖对肝组织进行匀浆,然后用差速离心分离细胞组分。实验中发现葡糖-6-磷酸酶总是与微粒体在一起被分离。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微粒体就是破碎的线粒体囊泡,由于葡糖-6-磷酸酶只与微粒体相关, 并不与线粒体一起被分离, 这就有理由推测, 微粒体是不同于线粒体的细胞结构。 另一方面,他们发现虽然在离心分离的线粒体组分中酸性磷酸酶的浓度最高,但也只占肝细胞中酸性磷酸酶总量的10%, 还有90%的酸性磷酸酶在离心分离过程中是如何分部的并不了解。当时他并没有重新分析实验结果,因为时间太晚了,于是将样品放在低温下冷藏起来。可是,几天后当他重新分析分离样品的酸性磷酸酶时,发现活性比原来高出了10倍。于是 de Duve 推测∶某些酸性磷酸酶在分离的线粒体组分中可能被隐藏了,在冷藏过程中酸性磷酸酶被某种因素激活。于是他对冷藏的线粒体分离样品重新离心,将线粒体沉淀后分析上清液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发现上清液中的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提高了,这就是说,冷藏后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可溶性的酸性磷酸酶量的增加。 虽然这一发现与de Duve原来的研究目的无关,但是他决定继续研究下去,因为他意识到这种发现有某种重要性。 他重新设计了分离线粒体的离心分离方法,按照原先的方法分离线粒体组分后,再调整离心速度重新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大小两部分(fraction),发现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存在于大的部分中,而酸性磷酸酶和另一些水解酶类(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β-葡萄糖醛酸酶、组织蛋白酶)一起存在于小的部分中, 由于这5种酶都是小分子的水解酶, 于是de Duve认为大的部分是真正纯化的线粒体,而小的部分在细胞内行使消化作用,1955年他将这一部分命名为溶酶体。需要说明的是,de Duve发现的只是生化证据,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溶酶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溶酶体是后来的事。 ■ 溶酶体的酶 溶酶体的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解酶类,在酸性pH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活性。溶酶体的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糖苷酶等,主要类型的酶列于表9-8。 表9-8 溶酶体的主要酶类 细菌的细胞壁 溶菌酶 糖脂、糖蛋白 β-半乳糖苷酶 糖蛋白 β葡萄糖苷酶 糖原 α葡萄糖苷酶 糖苷酶 ? ? 葡萄糖脑苷脂 β-葡萄糖脑苷脂酶 脂肪酸酯 酯酶 磷脂 磷酸脂酶 脂酶 DNA 脱氧核糖核酸酶 RNA 核糖核酸酶 核酸酶 ? ? 肽 肽酶 胶原 胶原酶 蛋白质 组织蛋白酶 蛋白酶和肽酶 ? ? 芳基硫酸酯 芳基硫酸酯酶 硫酸酯酶 ? ? 磷酸蛋白 磷酸蛋白磷酸酶 磷脂酸 磷脂酸磷酸酶 ATP, FAD 酸性焦磷酸酶 磷酸二脂 酸性磷酸二脂酶 磷酸单脂 酸性磷酸酶 磷酸酶类 天然底物 酶 天然底物 酶 ■ 植物溶酶体 ● 圆球体(spherosome) 是植物细胞中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含有细微结构的球形颗粒,直径为0.5~1μm,内含酸性水解酶,相当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不同,圆球体能够被脂溶性的染料染色, 因此推测圆球体含有大量的脂类成份。由于含有大量的脂,有理由推测圆球体的功能可能是参与脂的储存。 植物细胞的液泡几乎占据了细胞总体积的90%,它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并具有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酶的类似的功能。液泡膜上具有H+-ATPase, 能够将H+运输到液泡中, 同时在液泡膜上还有一些运输蛋白, 帮助液泡行使一些特殊的功能(图9-38)。 ● 植物细胞的液泡(vacuoles) 图9-38 植物液泡膜的运输系统及液泡内离子和蔗糖浓度梯度的建立 液泡膜含有两种类型的质子泵:V-型H+-ATPase和单向焦磷酸水解质子泵。这两种泵可以维持液泡中低pH,并建立正电动势,促使Cl-和NO3-从离子通道蛋白进入液泡。通过H+质子梯度的力, 促使Na+、Ca2+和蔗糖从胞质溶胶运入液泡。 3 溶酶体的类型 由于溶酶体在形态上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曾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溶酶体。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 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 此类溶酶体是刚刚从反面高尔基体形成的小囊泡, 仅含有水解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