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注射法doc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足三里穴位注射法 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主要见于迷走神经、膈神经、脊髓受刺激所致的疾病。 常用药物: 甲氧氯普胺┈10毫克 双足 异丙嗪┈50毫克 双足 山莨菪碱┈2毫升 双足 还有阿托品、尼可刹米、维生素B6、维生素K3、安定等。 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足三里穴位 足三里穴位定位:位于腿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 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 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边 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 侧叫内膝眼,外侧叫外膝 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 指,胫骨边缘。) 第二种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上边,这手自然搭下去,中指尖的位置),换左手同理。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0.5-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3.疗程 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疗程可休息3-5日。 适用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头痛、失眠、心悸、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等。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此药。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 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穴位注射法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5.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不宜用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