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和效应(3).pdf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和效应(3).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 中的转归与效应 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指通过各 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 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 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 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 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POPs的4个重要特性: (1)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 物造成影响; (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 区; (4)在相应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 造成有害或有毒效益 POPs的种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公约中首批 控制的12种POP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 剂、DDT、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 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和苯并呋 喃(PCDDs/Fs); 丹麦奥尔胡斯召开的泛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提 出了16类严控的POPs:除UNEP提出的12种 外,增加了六溴联苯、林丹(99.5%的六六六 丙体制剂)、多环芳烃和五氯酚 大气/颗粒中的POPs:二噁英、PCDD/Fs、 PCBs; 水体/沉积物中POPs:PCDD/Fs、PCBs、 DDT; 土壤中的POPs:HCHs (六六六)、DDX、 PCBs和HCB等物质; 生物体中POPs:PCDD/Fs,PCBs、 DDTs、HCHs和HCB等 二、有机卤代物 1. 卤代烃 包括了卤代烃、多氯联苯、多氯代二噁英、有 机氯农药等。 主要对大气污染有贡献。大气中的转化引起温 室效应和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卤代烃的寿命决定了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2. 主要卤代烃的来源 代表性的卤代烃: 一氯甲烷 (CH Cl ) 3 天然源主要来自海洋,人为源主要来自城市 汽车尾气和聚氯乙烯塑料、农作物等废物的燃 烧。 CFC-11(CCl3F),CFC-12(CCl2F2) 除火山爆发有少量释放外,主要是制冷剂、 飞机推动剂、塑料发泡剂等,它们已在大气对 流层中大量积累。 如,美国化工学会根据总产量计算出它们每年 5 5 的排放中量为2.7 ×10 t 和3.9 ×10 t 。它们在对 流层中不被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对臭氧层产生 破坏作用。 四氯化碳(CCl )4 人为排放,工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氟 里昂的主要原料。 甲基氯仿(CHCCl )3 3 人为排放,工业去油剂和干洗剂。 CFC-22 (CHF Cl ) 2 人工合成的卤代烃,是一种主要的工业氟 利昂产品,主要用作制冷剂和发泡剂。 (3)卤代烃在大气中的转化 ①对流层中的转化 含氢卤代烃与HO· 自由基的反应是卤代烃在对流 层中的主要消除途径。 如: CHCl HO H O CCl + •→ +• 3 2 3 CCl O COCl ( ) ClO • + → 光气 + • 3 2 2 光气被雨水冲刷清除或向上扩散至平流层下部 发生光解清除 ClO NO Cl NO •+ → •+ 2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