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事物,关注社会生活-学会观察事物.docVIP

学会观察事物,关注社会生活-学会观察事物.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观察事物,关注社会生活|学会观察事物   一、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写好作文的最基本环节      观察是心灵的门户。人们认识事物,先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学生可以从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社会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而这些感性材料都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首先,教师可以从周围的一些偶发事件或人、事、景、物的细微变化中,捕捉时机,随时随地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这就是即兴观察。一次上课时,窗外忽然响起一阵马达声,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往窗外看。原来是本地一家超市乘坐热气球做广告。眼看课上不成了,我干脆下课,让学生尽兴观看,还可议论议论。待学生平静下来,再来说说刚才你所看到的一幕和所想到的,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其次,教师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随笔等。大千世界,吸引学生视线的东西不计其数,但学生往往只会熟视无睹或浮光掠影地观察。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会怎样有序地观察动物、植物、景物、人物、建筑物和场面等。   观察使学生仿佛戴上了显微镜、望远镜,使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大增,他们发现了许多视而不见的美,真正体会到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也真正明白了作文是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渐渐地写出来的文章能言之有物,说真话、诉真情了。在这个基础上,再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作文:随笔、片段、扩写、缩写等等,学生的作文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关注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作文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作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作文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写作的乐趣,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好奇、好玩是中学生们的天性,必要的课外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这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参加的,体验当然会很深,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这样,学生不觉得是在作文,更觉得是在为社会做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有了生活,才有丰富的素材,才能让习作成为生活中的习作。   作文就是言语的文本表现,作文教学要树立“生为本”的思想。民主宽松的习作环境,平等愉悦的习作气氛,开放自主的习作内容,才能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立于自我为主体的支点上“动笔”“动脑”,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没有写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引用”了别人的故事畅谈自己的心声。这样的作文,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会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人格的正常形成产生一定的阻碍。有人说“作文即做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生作文之前先学会做人,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吐真情,敢于承认不足。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有的课文内容属典范性或理想化的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设想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就会摄取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就会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就会让作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作文。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