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试验(实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B)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 0.25 %,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
碳量0.25 %?0.7 %,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 0.70 %?1.4 %,如碳素钢丝)
合金钢 B.碳素钢钢筋 C.普通钢筋 D.碳素钢丝
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B)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 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
弹性 B.机械性能 C.化学性能 D.塑性
钢材按照(C) 一般可分为软钢和硬钢。这是根据它们是否存在屈服点划分的,由于硬钢无明 显屈服点,塑性较软钢差,所以其控制应力系数较软钢低。
可焊性 B.化学性能 C.机械性能 D.熔点
软钢(热轧钢筋)有明显的屈服点,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较大的变形,即伸长率),属( C)
破坏。
硬性 B.脆性 C.塑性 D.刚性
钢材之所以存在屈服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软钢和硬钢两种钢是铁( Fe)中(A)含量不同所导 致。
碳 B.硫 C.磷 D.锰
E.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光圆钢筋是指横载面为圆形,且表面为光滑的钢筋混凝土配筋用钢材,此类钢筋属I级钢筋,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C)。
6mm~18mm B.8mm~18mm C.8mn?20mm D.6mm~20mm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 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B)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 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A. 一道 B.两道 C.三道 D.四道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 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B)。
4% B.5% C.8% D.10%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 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C)倍。
3 B.4 C.5 D.6
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B)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45° B.90° C.1350 D.180°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 A)。
A.间距 B.高度 C.位置 D.尺寸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 C),以固定
墙、柱筋的位置,在焊接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点焊 D.电渣压力焊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B)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
直径大于25mm寸,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12mm B.15mm C.18mm D.25mm
6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 A),以利灌筑
混凝土之需要。
30mm B.40mm C.50mm D.60mm
65?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B)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
矩处。
8 B.10 C.12 D.15
66?钢筋(C)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
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电弧焊 D.点焊
( D)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溶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电弧焊 D.电渣压力焊
钢筋主要机械性能的各项指标是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来获得的。由静力拉伸试验得 出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是描述钢筋在单向均匀受拉下工作特性的重要方式,静力拉伸试验是由四 个阶段组成的(见图1-3),其中CD是如下哪个阶段(D)?
图 1-3 钢筋的应力 -应变曲线
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比例增加,开始时图形还接近直线,而后形成接 近于水平的锯齿形线,这时,应力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而应变急剧地增长,这种现象好象钢筋 对于外力屈服了一样,所以,这一阶段叫做( B)。
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钢筋拉试验过了第二阶段即屈服阶段以后,钢筋内部组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重新建立了平 衡,钢筋抵抗外力的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增加。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表现为上升的曲线,这个阶段称 为( C)。
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钢筋的(B)通过试验来测定,钢筋这一性能的质量标准有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性能等指标。
A.化学性能 B.机械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拔性能
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 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最大的应力值,虽然在强度计算中没有直接意义,但 却是钢筋(B)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
A.化学性能 B.机械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