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赏析.docxVIP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试题】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 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 年 11 月 13 日-1210 年 1 月 26 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 个文集存世,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是我国现有存诗 最多的诗人。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 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译诗、诗意】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沦陷区的遗民 眼泪都已哭干了,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一年又一年! 黄河那么长,滚滚向东流入大海,华山那么高,快要碰到蓝天。可是美丽的 山河被敌人占领着,北方的老百姓天天在等待着宋朝的军队打回去,赶走敌人。 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 【鉴赏】 一个初秋之夜,暑气未消,闷热难耐,因坚持抗战二被罢还乡已经四年的 岁的诗人,更觉内心郁闷,出篱门迎凉,为排遣心中苦闷,成诗二首,是为第二首。诗直接以夸张渲染气势:滚滚黄河奔流三万里,东入大海;巍巍华岳五千仞,上与天齐。但如此之大好河山,却沦陷“胡尘里”,又是一年过去,王师在哪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多少悲愤,多少辛酸。诗的意境是如此的雄浑壮阔,格调又是如此的苍凉悲壮。 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 由于用了“入”、 “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河山,陷于 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 更含无限酸辛。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 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 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 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 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 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 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 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 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 早怀报国大志, 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 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 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 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 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 他晚年退居山阴, 而志气不衰, 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 命运的无限关切, 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 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 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 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 壮丽的山河, 标志着祖国的可爱, 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 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 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 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 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 企望恢复信念的 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 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 把大好河山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