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书籍。
2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3考据:即“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4古籍:通常是指在现代印刷技术引进前,我国用传统方式刊印的书籍,它的装帧方式不同于现代书籍,旧时称后者为“洋装书”,相对称前者为“线装书”。 5旧注:旧注——主要指在民国以前的学者对古籍所作的注释,通常的形式是正文大字,注文小字双行,在正文每句或每章之下。“双行小注”几乎成了古籍注释的代名词。
6评注,是注释之外,再加上不同角度的评论,或艺术风格的分析,或思想观点的解说,或写作技巧的揭示,多用简洁明白的语言以为论断,少有反复申说者。 7补注可以理解为注疏体之变形,在形式上它也是先录一前人的注释,继之以补注作者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发挥。
8、评注就是在注释之外,再加上不同角度的评论,或艺术风格的分析,或思想观点的解说,或写作技巧的揭示,多用简洁明白的语言以为论断,少有反复申说者,其中警策之语,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9校勘:即把不同的版本和各种资料汇集一处,加以对比核查把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讹误加以订正,必要时列出不同的情况,并说明其理由。传统的校勘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独立的校勘和注释加校勘。 10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就是选定一个版本作为底本,与其他版本逐字逐句进行比较,录出异文。 11本校法:“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即比较本书的上、下文,用本书的语言、文字、知识等各种资料作为依据进行校勘,发现并订正错误。
12他校法:即“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
1
2 可以同时之书校之。”就是搜集、掌握他书中与本书文辞有关的资料,进行考证。
13理校法:即用理论知识(如本书的思想内容、本书所处时代的语言文字知识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等)作为依据对文字校勘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14风雅颂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15“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 集。
16《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一前481)共242年的历史大事。 四简答题
1经产生后,为什么会出现许多经注?
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2隋唐注释之学的成就表现在那些地方
隋唐注释之学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唐代出于统
治的需要,很重视经籍的整理,孔颖达等一批儒臣编纂了《五经正义》,作为明经科考试的标准。《五经正义》的注释方式也成为后来古籍注释的一种定体。 第二,在经注之外,出现了几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注本。如《文选》李善注其征引繁富、解释精审的注释方式在诗文集的注释中尚属首见;《史记》“三家注”,是流传至今的最好的《史记》旧注;在子书中,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等是后人推崇的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