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福建倭寇研究】福建倭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初福建倭寇研究】福建倭寇   [摘 要]明初洪武年间,福建多次遭受倭寇劫掠,直至永乐年间倭患才逐渐平息。为抵御倭寇骚扰,福建沿海各地建造大量海船,同时设置卫所、水寨,构筑海防体系。永乐以后,福建海防体系开始败坏,统治者多次整治也无济于事,最终使得嘉靖年间倭寇肆虐福建。   [关键字]明初;倭寇;福建;海防   从元代开始,倭寇便流劫于中国沿海地区,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明初,“乘中国未定,日本率以零服寇掠沿海”[1](P201)。同时,张士诚、方国珍的余党流亡海外,纠岛倭入寇,使得倭寇活动越发猖獗。福建便是倭患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明史》中称“日本地与闽相值,而浙之招宝关其贡道在焉,故浙、闽为最冲。”[2](P2274)因而明朝政府在福建各地广建卫所、水寨,加强海防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后,福建承平日久,军备日渐废弛,海防趋于崩溃,直至嘉靖倭患终酿成大祸。   一   倭寇侵袭福建由来已久,但元代史料记录较少,其准确起始时间已难以考证。若专以明代而论,据《明史》记载,洪武元年,“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患苦之。”[2](P3832)可见,明朝伊始倭寇便开始骚扰福建。   洪武初年,统一战争还没结束,福建陈友定的余党也未完全消灭。明朝政府专注于消灭敌对势力和恢复社会生产,无力建设完备的海防体系。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福建多次遭受倭寇侵袭。   洪武三年六月,“是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洪武五年六月,“倭寇福州之宁德县”。同年八月,倭寇再次进犯闽东,“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3](P464)   从以上《明实录》所记载的史料来看,洪武初年倭寇对福建的侵袭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且仅是活跃于沿海区域,并没有能力进犯内陆。明初兵强马壮,虽未建有完备的海防体系,却也能够抵御倭寇侵袭,使得倭寇没有在此时酿成大祸。   随着全国统一的完成,明朝统治也日益稳定,朱元璋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海防。仅在洪武五年,便“诏浙江、福建濒海九卫造海舟六百六十艘,以御倭寇。”[3](P464)并多次命令沿海卫所组织军队出海捕倭。沿海军事实力提升,使倭寇所造成的危害大幅下降。从这一时期起,倭寇在福建的劫掠渐趋消弭,史料中也鲜有记载,但这并不意味这明初倭寇骚扰就此结束。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还令周德兴前往福建兴建海防,说明倭寇依旧还是沿海防御的重点,稍有疏忽他们便能重新登岸劫掠。   永乐年间,正是由于海防松弛,倭寇才有机会进犯福州。永乐八年九月,“倭寇攻破大金、定海二千户所,福州罗源等县。杀伤军民,劫掠人口及军器粮储。”御史李素上奏弹劾都指挥童俊,称其平时不谨边防,军队毫无纪律,以致倭寇登岸流劫。而后不能及时遣兵救援,致使倭寇乘势围攻平海卫城。其手下将领又都怯懦无能,“定海千户所领兵百户全旺等,及福州右卫千户王朝用等,御贼先遁,致贼杀伤官兵。”“及俊亲领兵赴敌,又逗留不进,纵敌出镜。”[3](P466)   洪武五年以后,便绝少有倭寇能够登岸进犯福建,承平日久,备倭将领开始疏于防守,倭寇便乘虚而入。而此次倭寇不仅能够突破海防上岸流劫,还攻陷多座县城及卫所,甚至最后还能安然离去,使得统治者大为震怒。事后,朱棣有意加强沿海守备,敕令福建等地,“令缘海卫所严整军马,昼夜谨备。遇贼至,随机剿捕,误事必杀不赦。”但朱棣并不就此放心,永乐十七年,他继续敕令福建各卫所,“海宁、乍浦千户所了见山西南海洋等处有倭船十余艘,望东南行,尔等严备之。”永乐十八年,有倭寇三百多人驾驶十余艘船,于福宁等处登岸杀掠,他再次敕令“福建滨海诸卫严兵备,贼至则相机剿捕。”[3](P466)   永乐以后,福建倭患逐渐消失,沿海防御体系不可抑止地开始腐坏,引起当朝统治者的注意。如正统八年,英宗派遣“户部右侍郎焦宏兼理福建备倭。”并敕福建布政司官员曰:“福建沿海备倭官,因循苟且,兵驰饷乏,贼至无措。况有刁泼官军朋狗凶恶,偷盗仓粮”,要其严查处理。[3](P467)景泰五年,景帝也敕福建布政司曰:“近闻福建沿海卫所兵备废弛,军饷空乏”[3](P468-469),要求当地官员加意整治。虽然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福建海防,并屡次下敕令,但依旧不能挽回颓势,最终使得嘉靖年间倭患大发,福建各地仓促无备,损失惨重。   二   洪武初年,沿海各地海防体系还未完备,船只匮乏,明朝水军在逐捕倭寇时往往尴尬的发现他们竟然无船可用,史载“濒海州县屡被倭害,官军逐捕,往往乏舟不能追击。”[3](P464-465)面对这种状况,朱元璋一开始便十分重视海船建造。洪武五年八月,便诏令福建及浙江沿海各卫所“造海舟六百六十艘,以御倭寇。”不过他又担心地方官吏会乘此增派赋税,引起民怨。中书省官员对曰:“臣尝闻倭寇所至,人民一空,较之造船之费何翅千百。若船成备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