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边塞诗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唐代边塞诗.docVIP

浅谈唐代边塞诗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唐代边塞诗.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唐代边塞诗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唐代边塞诗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9-0000-01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地理教师应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利用中学生具有的好追问、好探索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将边塞诗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回忆诗词作品,一边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和诗词的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提高了地理课的质量。   ?一、唐代边塞诗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一)在讲自然地理部分,借助唐代边塞诗对地理自然现象的生动形象描写,加重学生对地理事物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自然现象描写中体现地理的有以下方面: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气候)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的含义是,玉门关外杨柳不绿的原因是由于受不到春风的影响。“春风”当指夏季风。玉门关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为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诗的前十句,给我们描绘出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北风疾劲、大雪纷飞。这是因为这里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又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苜蓿峰边逢立春,葫芦河上泪沾巾。(水文)   ?岑参的《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葫芦河上泪沾巾。”这里提到了葫芦和上狭下广,迥波甚急,深不可度的情形在诗人的注解中有着确切的描述。这葫芦河,就是大名鼎鼎的疏勒河。在历史上,疏勒河的流量是相当大的,汉代敦煌郡郊谷县的农业用水大部分来自疏勒河。玉门西部、瓜州主境也是因为疏勒河水的滋润才成为丰美的绿洲。“渔泽障”、玉门关等重要军事设施的设立,主要考虑到疏勒河之险。现在看来,疏勒河,孕育了敦煌文明。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地貌)   ?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被人们称道,但对于“孤烟”的景观却大大被误解。它并不是烽烟燃起的那一股浓烟,而是甘肃河西走廊常见的旋风。这旋风如同青天一柱,旋转而上,所通过的地方,草拔树折,沙尘漫卷,尤其是在广阔的戈壁沙漠地带十分常见。“孤烟”加上“长河”、“落日”,给我们呈现出一副意境深远的边塞地区地貌景观。   ?(二)在讲解人文地理部分,借助唐代边塞诗对地理人文现象的内在描写,激发学生对人文物象的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在人文现象描写中体现地理的有以下几方面: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城市)   ?对于阳关的了解,大多数人是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王维的《渭城区》。阳关、玉门关、楼兰等那些繁华一时的古城,如今都已遗失在了时间的深处,风沙掩埋了他们曾经的辉煌。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已是西北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和敦煌罗布麻综合开发中心阳关罗布麻――敦煌罗布麻综合开发中心供图的野生罗布麻生产基地,阳关葡萄和敦煌罗布麻茶叶声名远播。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文化风俗)   ?入乡随俗,“胡风”、“胡俗”也影响了边塞诗的发展,使边塞诗有了更加活泼、豪放的节奏,有了更加辽阔、更加多彩的视野,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有趣的内容。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气度非凡的时代,因为边塞诗的“胡风”、“胡俗”,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酒”在不少边塞人们的心中是不可或缺的,既是对当地人们豪迈壮志的折射,更是对其胡汉文化融合的凝结。王维的《凉州郊外游望》、《观凉州赛田神》,对“婆娑依里社,箫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