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1743-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RAPD法.pdfVIP

NY-T-1743-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RAPD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6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RAPD法 Verificationof for edible genuineness mushroom spawn--RAPD 2009—04—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1743--2009 刖 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 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晨阳、张金霞、陈强。 NY/T1743--2009 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RAPD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RAPD技术鉴定食用菌菌种真实性的方法。 ostreatus)、白黄侧耳(Pleurotus 本标准适用于糙皮侧耳(Pleurotus rotus nebrodensis)、香菇(Lentinula auricula)、 edodes)、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黑木耳(Auricularia cOTglatu5)、金针菇(Flammulina 茶树菇(Agrocybecylindrica)、鸡腿菇(Coprinus velutipes)、灰树花 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097 NY/T 2006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酯酶同工酶电泳法 3原理 RAPD方法是以一系列不同的随机排列的寡聚核苷酸单链(通常为十聚体)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 同基因组DNA序列有其特定的结合位点。这些特定的结合位点在基因组某些区域内的分布如符合 PCR扩增的反应条件,即在一定范围内模板DNA上有与引物互补的反相重复序列时,就可扩增出此范 围内的DNA片段。不同物种基因组DNA中的这种反相重复序列的数目和间隔的长短不同,就可导致 这些特定结合位点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使PCR产物增加、减少或发生分子量的改变。通过对PCR 产物的检测和比较,即可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片段。 4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4.1 70%乙醇溶液:见附录A.1。 4.2 1 mol/LTris-HCl(pH8.o):见附录A.2。 43 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溶液:见附录A.3。 4.4 cTAB提取缓冲液:见附录A.4。 45 TE缓冲液:见附录A.5。 46 50×TAE缓冲液:见附录A.6。 4.7加样缓冲液:见附录A.7。 4.8核酸染料:按使用说明操作。 4.9苯酚三氯甲烷一异戊醇溶液一25+24+1。 4.10三氯甲烷一异戊醇溶液=24+1。 Nv/3r 4”无水乙醇 4.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