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励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不读书的人, 思想就会停止。 人都向往知识, 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下面是激励学习的名人小故事,欢迎阅读:
激励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1:悬梁刺股 汉朝的
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
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 (大
),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 用“悬梁刺股 ”形容
刻苦自学。
激励学习 的名人小故 事 2:童第周水滴石 穿童第周 1902 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他的父亲是一个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从小就跟着父亲读私塾,边学习边
劳动。父亲常常给小童第周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讲学海无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还写了 “水滴石
穿”四个字,挂在童第周的书桌旁,勉励他好好学习,
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水滴石穿 ”,这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 而事实上,童第周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以顽强的毅力向着科学的顶峰登攀。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学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识,
这远不能满足童第周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家境不好,
没钱供他上学,所以,尽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
走进学校,与同伴们一起学习,可是不行。直到他 17
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下,他才进入了宁波师范预科
班。这里不用交学费,还管食宿,穷人家的孩子能在
这儿上学,是很幸运的。童第周十分高兴,他抓住这
个得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因
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学过一点文史知识,没有一点数
理方面的基础,所以童第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他
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要赶上别人。
不仅如此,在他内心深处, 还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 —— 他要考效实中学。该校是当时宁波第一流的学校,毕业生一般都能进大学。多少达官贵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实中学就读为荣 !效实中学对英语要求很高,还十分重视数理基础,而这几门课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环节。而且,他从未学过英语。自从确立
了要考效实中学的目标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开始自学英语,常常学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决心所感动,答应供他上学,还请在宁波的朋友为弟弟打听效实中学的招生情况。
哥哥的朋友从宁波给童第周带来了不利的消息:
效实中学这次不招一年级新生,只招到三年级插班的
优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础来说,本来考一年
级就已经很费劲了,现在却只招三年级插班生,这可
怎么办呢 ?哥哥犹豫不决, 就去与童第周商量。 听到这
个消息后,童第周仍不改初衷, 他一定要进效实中学,
于是,他决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 “水滴石穿 ”的精神, 铁杵也能磨成针。 童第周考取了效实中学三年级,只不过成绩是倒数第一。
一年以后,童第周从倒数第一变为顺数第一,几何成
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一年后的 100 分!后来,童第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 成为复旦的高材生。毕业以后,他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比京大学留学。
1934 年获博士学位,这时他 32 岁。
激励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3:扑在书上的高尔基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 列宁称他是 “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 4 岁丧父,
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 10 岁时就走入冷酷的 “人间 ”。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 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 “我扑在书,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 10 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 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 还到阁楼上搜书, 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 “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 ‘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 !’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 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