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红漠化、盐漠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漠化、红漠化、盐漠化 其他典型的荒漠化一一石漠化、红漠化、盐漠化 一、石漠化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 候条件和岩溶地貌(即石灰岩为主的喀斯特地 貌)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 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 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 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典型地区:发生在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 严重的云贵高原区(云南、贵州、广西),不少 地区无水可饮,无土可种。 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1)在“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表 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坡度 5°? 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30°? 35° 35° 土层 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 质层 厚度 (mm) 28 20 17 15 12 9 7 (2)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3)石漠化与沙漠化有哪些区别? (4)根据以上材料,试从自然(气候、地形、 土壤、生物)和人为的角度分析石漠化的主要原 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红漠化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 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 色石山或红色土层,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 称为红漠化。 1、分析红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红漠化?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 %), 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土壤次生盐渍化是 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 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表积累,由此形成 盐碱地的过程。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 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个是地势低洼, 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 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 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 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 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 留下盐份,即形成盐碱地。 盐碱地的主要矛盾 水盐运动 AH1 AH 1 水盐 *戟肚 /// 由朋料洗 * * * Ppp An 1水盐卜书 水議运动示意圏 我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黄淮 海平原、三江平原以及沿海平原地区。土壤盐碱 化的不利影响:①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②不 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1、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蒸发量大,频繁的旱涝交替(黄淮海平 原);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一一大水漫灌,引起地 下水位上升。 2、治理的措施 水利改良措施(包括引洪排灌、开沟排水、 灌溉洗盐、降低地下水位)、农业改良措施(包 括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采取喷灌、滴 灌技术,平整土地,施有机肥,耕作培土)、生 物改良措施(包括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 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改良物 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3、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下 列问题。 国家 印 度 中 国 巴 基 斯 坦 美 国 乌兹 别克 斯坦 伊 朗 土 库 曼 斯 坦 埃 及 受盐害 的灌溉 面积 (百万 平方千 7.0 ( 5.7 4. 2 4.2 :2.4 1.7 1.0 0.9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 灌溉水源是 ,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 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 积大的是 ,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 原因。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 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 重的季节是 ,江淮地区则出现在 月, 为什么?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详见地图册)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含沙量 站名 吉 迈 贵 彳德 、人 州 河口 镇 门 峡 花 园 口 洛 口 利 津 含沙量 (kg/m3) 0. 1 2.5 2.7 6.8 42. 8 27. 5 25 24 材料二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 黄河中游自 站至 站含沙量 陡增,这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中游应采取的综合 治理措施是 o( 10分) 2、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见图9 一一 ■ 一 」 L 』 1 「 一一 ■ 一 」 L 』 1 「I o o o O 4 3 2 1 弄WI楼蚀力 障朿融力 增加1 年■雨蛊(mm) 图9 图10 资料二:图10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 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资料三:表8是图9中A — B线上某乡 的有关资料。 表8 自然环境 海拔高度(米) 1600 年降水量(mm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