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发展脉络(1).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言与意 老庄 言――意――道 “圣人立象以尽意”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 (《外物》)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 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 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 " 得意忘言 " 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 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 "味外之旨 "、 "言 外之意 ",而庄子的 "得意忘言 "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 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 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 " 意在言外 " 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 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两晋南朝文论逐渐接触到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色物象的关系问题。晋代陆 机感到文学创作的主要困难之一 ,便是“ 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文赋·序》) 《文心雕龙》《神思》 神与物游 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 味之者不厌矣 “神用象通 , 情变所孕。物以貌求 , 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 )认为创 作构思是由作者感情所孕育激发的,通过想象进行的;而激情和想象则是从 客观物象外貌引起的,通过思维认识的。 《诗品序》钟嵘 ○“滋味说”他认为只有有滋味的诗,才能“ 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 心,是诗之至也 ” ○兴 文已尽而意有余 “境”、“境界” 都不指客观物象和环境 ,而是指人的主观对客观的感受、 体会、 认识。 唐代诗论的“意境”说 “意境”作为文论术语,始于唐代。托名为盛唐诗人王昌龄所撰的《诗 格》,提出“诗有三境” “意”、“境”论诗,在中唐发展为要求“意” 、“境” 结合的“意境”说,并要求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在理论上有重大进展。 释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指出以意取境有两种情况:一是 由境而来,“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一是由思而来, “有时意境 (一作“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 因神王而得乎?” 而这两类取境在表现上都须 “有似等闲, 不思而得”。因此, 他注意到风格与取境有密切关系,指出: “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 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皎然的“取境”说从“意”与“境” 的联系上,对“境”在诗歌艺术形象的功用作了进一步探讨。 司空图 ○“思与境偕” “思与境偕”说 《与王驾评诗书》 :“长于 思与境偕 , 乃诗家之所尚者。 ” 意境的基本性质。 “思”,创作中的诗思、构思或神思, 即艺术思维活动; “境”,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即情 感化了的物象世界。 “思” 与“境”相偕(即二者同在) ,相互融会,这就 产生了作品的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世界。 ○韵味说 景外之景 象外之象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把是否“辨于味” 作为衡量作者、 诗评家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即把“味” 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 《与李生论诗书》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 之喻多矣,而愚以为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也 。 严羽 《沧浪诗话》 兴趣说 “兴趣”与“入神”的诗美理想。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羚,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言有 尽而意无穷 。 “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 、司空 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 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他用佛家比喻超绝语言文字的 “羚羊挂角” ,来强调诗歌艺术形象的超绝语言 的功用;用佛家说明超脱尘世的“空中之音”等境界 ,来比喻诗歌艺术形象的 象外效能 ,其实质便是用禅理直接说明诗歌意境理论。 王士禛 “神韵说 “ 王国维 “意境论 “ 怨 《 》“可以 ,可以 ,可以群, 可以怨 ” ——屈原“ 以抒情 ” ——《毛 序》 “ 下以 刺上 ” (“ 止乎礼 ”“主文而 ” →《礼 》 温柔敦厚 ) 上以 化下,下以 刺上,主文而 ,言之者无罪, 之者足以戒,故曰 —— 司 迁“ 着 ” “ 着 ”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的 教和中和之美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 从而 予中国文学以 烈的批判精神和表 力度 —— 愈“ 不平 ” 愈在《送孟 野序》中 提出了“不平 ” 。他 : “大凡物不得 其平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 有 。”所 “不平 ”从文学理 批 上看,就是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