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动因
摘要:宗教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一 个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沿着西藏社会 历史发展的轨迹,从不同视角,多个层面探 究了西藏寺院经济产生发展的动因及其对 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政教合一制尚未确立时, 西藏寺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宗教组织 对政治的干预来实现的。政教合一制度确立 后,三大领主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分 配格局,这一时期寺院经济扩张主要是通过 加重对广大农奴的超经济剥削来实现的, 其
结果严重地阻碍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上,西藏的社会财富大部分集中于 寺院。寺院控制了藏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和 商业等生产服务部门,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成为影响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寺
院上层僧侣也正是依托雄厚的寺院经济实 力作为其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立了 “政教和 一”的地方权力机构,从而把持了西藏政治、 宗教、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可见,寺院
经济对西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重要 的影响。那么,西藏寺院经济是在何样的社 会背景下产生的?其发展的内外动因是什 么?各个发展阶段有何特点?在西藏, 寺院
组织何以积累起巨额财富?寺院经济又为 什么得以长期延续存在?本文试就这些问 题作一粗浅研究,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斧正。
一、西藏寺院经济的产生
西藏寺院经济是西藏社会特定的历史 条件下宗教与经济、政治结合的产物。西藏 寺院经济的行为几乎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 而产生的。佛教一经传入青藏高原,便建佛 寺,而佛寺本身就有一种经济属性,是一定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结合的实体。西藏寺 院实体的产生又与青藏高原的政治经济发 展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当时代表新兴 阶级意识形态的佛教迎合了吐蕃社会变革 的需要,佛教有了赖以发展的政治温床。公 兀5 — 8世纪青藏局原的农业、畜牧业、手 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分工, 社会分工的具体化, 扩大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寺院经济实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
条件。如大昭寺、桑耶寺的建立等,少则一 两年,多则三四年,经过大兴土木,花费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完成。寺院的兴建, 一方面是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的需要, 另_方
面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统治者有能力承受 修建寺院所耗费物资的压力。
在赤松德赞赞普时期,出现了专门以诵 经传教为业的出家僧人。 为了保证出家僧人 的生活,赞普宣布免除出家僧人的差税,其 所需一切开支均由王室府库供给, 这一优待 政策激发了人们充当僧侣的热情,此后,仅 一年多时间里,僧人数量便从几十人增加至 350人。为避免以后不供给或发生意外,王 室将这种不定量供给制度转变为有定量供 给制。佛教僧侣分别按其等级定期提供不等 量的食物、衣装、纸墨等所需的物质开支, 并赐予寺院土地和属民。如赞普明文规定:
“赐给寺院民户一百五十户,赐给每名僧人 三户属民,总计赐桑耶寺和三百零五名僧人 的寺属奴户为一千零六十五户。按平均每户 四口计算,总计四千二百六十二人,这些寺 属奴户都不向赞普缴纳赋税,不负担兵役。”
供给堪布每月青裸75克,每年酥油一克又 半涅嘎,每年衣服一套,马一匹,纸四十卷, 墨三锭以及足够的食盐。 供给大修行者和经 师每年青裸55克,酥油800两,马一匹, 衣服一套六件;25名学经僧人每年青裸25 克,衣服一套三件;其余普通僧人每年青株 8克,纸20卷。这些情况表明,僧人在经济 上开始具有了一定实力。此时的僧人堪布、 大修行者、经师等已开始成为享有免除差税 特权的特殊阶层,他们曾以化缘为生的经济 来源已上升到政府资助的轨道, 王室通过经
济援助提高了佛教在吐蕃的社会地位。
赤松德赞去世后,佛教势力继续发展, 到第40代赞普热巴巾时,由于其“深信佛 教,大小政权皆受于僧众”寺院僧侣参与政 治的势力逐步扩大。而寺院政治势力的扩大, 又使其经济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 热巴巾将
原来赐给僧人的属民由 3户增加到了 7户, 史称“七户养僧制”。另外,热巴巾又专门 为一些寺院拨给更多的土地、牲畜、奴户作 为寺院的固定财产和寺户。例如大臣尚蔡 邦?多日在堆珑江浦修建的江浦寺前所立
的碑文记载:“赞普天子赤祖德赞恩诏,在 堆珑江浦地方建立三宝所依处, 住有比丘四 人,作为寺院顺缘之土地、牧场、法器、财 物、牲畜等一并交付寺院,作为赞普赤祖德 赞常川不断的供养。”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在经济上的负担; 另一方
面僧人的生活有了一定保障; 再者寺院上层 开始成为拥有土地、牧场、牲畜和属民的农 奴主阶级。这样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利用宗教, 而宗教代表人物也主动向统治者阶级靠拢, 政教互相渗透经济连带的阶段由此开始, 所
有这些又为“政教和一”制度的形成和发 展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西藏的寺院早在萌 芽期就为日后发展树立了基本模式。 寺院僧
人除了译经、传法之外,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零食有鸣门店新员工理论考核参考答案.docx VIP
- 基于ZigBee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doc VIP
- 2.8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8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VIP
- ups电源日常巡检如下.doc VIP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docx VIP
- 2008上汽荣威550用户手册.pdf VIP
- 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V6版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pptx VIP
- 2020预制混凝土方桩20G361.docx VIP
- 上汽荣威550电路图.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