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浮力》课堂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浮力》课堂实录 先送一句话给大家,要像观察家那样思考 一、感知浮力理解浮力 师生互动 师:它们为什么会浮? 省:它们都是有重量的物体。 师:它们的重量来自哪里? 生:地球。 师:气球落到水槽里,一个字说这个现象——生:浮。 师:是什么让它浮起来的?一个字概括—— 生:水。 师:有同学感受过浮起来吗? 生:死海里。 生:游泳池里。 师:同一个地方就不要说了。在别的地方有没有感受过这个力? 生 师:有没有同学没有感受过这个力? 一生举手说没有。师喊这生到讲台前,让其感受浮力。 师:按我说的去做。双手抱住气球,轻轻地压入水中,说感受。 生:压下去一点。 1 / 6 师:再继续轻轻地往下压。 生:压不下去。 师:换一个,用木块。把木块按到底部,慢慢松开手。 生:向上有无形的力,把这块木块托了上来。 师:这个学生做,你们看。 师:按下去,突然松开手—— 生:我觉得是跳。 师:换一个词 生:升或飞更准确。 师:物体在水中受到压力、浮力。 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师演示 沉下去 生:不受力。因为它比水要小。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浮力往上升,重力往下沉。这个物体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而不代表它没有受到浮力。师:其实他说出了浮力的秘密。 生:浮力大于重力时,浮;浮力小于重力,沉。 师:浮力等于重力时呢? 生:处于悬浮于睡眠。既不上浮也不触底。 三、探究所有物体都受到浮力 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小组讨论师巡视。 2 / 6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思考:受到浮力物体与不受到浮力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生:把石头按固定的米数下落,再往水里扔。比较在空中和在水里,石头下降的速度。速度慢的,就说明受到了浮力。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有误差。石头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如果受到空气的阻力小,比水的阻力大,就不能证明是否受到浮力了。师:反驳了。 生:用弹簧秤测量。如果停住了,就在 师:“停住了” 是什么意思?弹簧秤在水中与不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感悟:个人感觉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思维在不断地交集、呈 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可老师听到“用弹簧秤测量。如果停住了 ” 立即打断了学生的回答。学生在思考回答时,最好还是不要打断,让 学生说完。可能这个学生说的,恰是老师心里想得到的。所以忍不住 打断了。一打断,就影响学生思考,进而影响学生的回答。我们经常 也会遇到正在思考时,被打断,然后思路就接不上了。】 生:受到阻力了。刻度会不稳定。 师:拉长、缩短受到浮力。 师:测量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怎么测? 生:第一步物品挂在弹簧秤上。找足够深的水,把弹簧秤挂上物品。 把刻度放在水面。如果与空气的读数比较。 师:比较二者的差异就是浮力。 3 / 6 生:测试 师请一生演示。 生:老师,弹簧秤要擦干净。不然会有误差的。 师:科学要严谨,但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就不要擦了。 你手拿钩, 平视 出示 8 副图 师:判断这些物体受不受浮力?。 生排序 生贴在黑板上 师:全漂的认为都是浮力大的。也有认为全漂的浮力是 0。怎么做?生:气球一次一次往上加水 【感悟:浮力大小图的排列,花费了很长时间。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排序?所以在这里绕来绕去,绕晕了。我也没仔细听了。佩服曾老师的功底,没被学生绕进去, 最终带着学生绕出来了。但时间也浪费了许多。】 四、探究物体下降不同阶段浮力大小的变化 师:一个物体测几次? 生: 8 次。 师:测 8 次有什么麻烦? 生:不能及时停下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装置。铁架台,有一个卡子,一拧,就往下降。 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做完记录,汇制一个折线图。现在还缺什么? 4 / 6 生:水。 师: 5 各组组长到台前领 500 毫升的水。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组长领取水,各组实验,教师巡视 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师:有一个数据影响了,有的学生放、放、放,一直碰到杯底,这个数据无用了。最后一次重新测量了。离杯底有一点点的距离。全部重新测量最后一次数据。 学生再次测量最后一次数据 学生汇报。但只有 2 组学生测量、计算出来。还有好几个组在忙碌着。 师:这么长时间,只有 2 个小组完成。 生:我们也完成了。 师:可是你们错了。 【感悟:实验没有得出正确结论,应该指正出来。但这组学生完成了 实验,即便是错了。 我个人觉得也不能这么明确地说: “你们错了! ” 我想这有点伤这组学生的自尊心的。 可以让这组学生说说他们怎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让这组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比老师生硬地批评“可是你们错了!”效果要好。学生的探究心还是要保护的。】出示一组曲线图,这组学生汇报 生:随着水的深度增长,水的浮力增大。 生:沉到一定深度,浮力不再变化了。 师:出现问题:测量和甲酸的方法不对。 师:一个物体沉到水中什么时候受到的浮力最

文档评论(0)

zdq7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