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件.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生活与哲学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 一、矛盾 1、含义: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喜 —— 悲 攻 —— 守 强 —— 弱 深 —— 浅 高 —— 矮 胖 —— 瘦 吸引 排斥 遗传 —— —— 变异 战争 —— 和平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①二者是对立的,权利与义务有区别。 ②二者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统一) 斗争性(对立) (1)同一性(统一) 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 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 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表现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斗争性(对立) 含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广 泛) (狭 义)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共 性) (个 性) (抽 象) (一 般) (具 体) (特 殊) 概括总结 哲学上讲的斗争 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区别和联系。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 (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 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 别、差异、不同等) 斗争性 (统一) (对立) 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思考 常见的对立有:大小、强弱、冷热、好坏、优劣、高矮、悲喜、难易、成功和失败、磁铁的南北极、同化和异化、教与学…… 假如没有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还存在吗?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思考: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①含义不同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联系: 结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小结 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 2、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3、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与生活中的矛盾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5、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消除矛盾。( ) 6、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 × × × × √ 判 断 正 误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刻舟求剑 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④祸兮福之所倚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① ② 2.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