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一年级《画》教学设计.docx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一年级《画》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画》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 冼颖仪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识字”的第一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二部分内容,识字课的第六课。 本文是整本教材唯一一首选进课文的格律诗,属于五言诗,诗人不可考(有王维、高鼎等各种说法) 。 同时本文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谜语,诗题“画”是谜底,诗体则是谜 面。 全诗 21 个字,皆为常见字,认读难度不大,读音难点为后鼻音与翘舌音。 课文要求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生字中有“远近”、“有无”、“来去”三组反义词,有“近听” 、“还不”两组形近字,两个要认识的偏旁“辶”、“?”。 要求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能认读“远、有、色、近、听、水、无、声、去、还、来、不”共 14 个生字。 能通过“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辨识“近听” 、“还不”两组形近字。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远近” 、“有无”、“来去”三组反义词。 通过反复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吟诵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课前已经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识字课与一个单元的拼音课,有了一定的自我识字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声母, 学会了区分平翘舌音。 通过单韵母的学习以及拼音音节的带调拼读,学生能基本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发音。 但是学习与运用拼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学习了但不代表学生能完全掌握上述知识, 适时巩固是需要的, 但是作为识字课不需过分执着拼音。 学生学习了《对韵歌》,对反义词和对韵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体裁是五言古诗,诗内均为常见字,而且由于句式齐整, 反义词多,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通过反复读,能够以读促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旧引新,以读促悟。 诵之,吟之,舞之,歌之。 五、教学过程(节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画》本就是 猜谜 一首被截取为谜 导入 教师直接朗读《画》的内容作 语的诗,直接以谜 (直接导入) 为谜面,学生猜谜底“画” 。 语的形式呈现,富 2min 有趣味性,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读。学生试读,在朗读 中辨识学习生字,做到字正腔圆。 吟诵的基础 尝试朗读 学生学会区分平舌音“色”和 是字正腔圆,读准 初步感知 翘舌音“水”,通过找反义词,认识 12min 字音。通过朗读, “远近”、“有无”、“来去”。 完成识字任务。 通过对比,辨别“近听” 、“还 不”。 虽然《画》的 诗人不可考,但经 过分析,其明显是 一首五言格律诗, 遵循平仄规律,有 自己的韵。通过平 教师吟唱《画》,引起学生兴趣, 长仄短、依字行腔 平长仄短 引入吟诵的概念,教授吟诵方法。 的原则,是可以很 感受韵律 学生通过反复尝试, 标记字词, 8min 好地进行吟诵与 配以手势动作,学习平长仄短的诵 吟唱的。 读方法。 吟诵的形式 独特,能很好地引 起学生的兴趣,在 不断诵读中加深 对字词和整首诗 的记忆。 师生同吟,以读促悟。 反复练习 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掌握平长仄 以读促悟 短的原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 10min 音律理解诗意。 课堂巩固 及时反馈 5min  通过小组读、抽读的方式,检 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知识技 能的巩固。 课堂总结 集体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进 回顾记忆 行回顾整理。 3min 资源准备 PPT 三角铁 两张一米长的《画》原文 课后反思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