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评试题(一)新人教版.docx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评试题(一)新人教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评试题(一 )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 10个小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 160mm C.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 0.8m  B. D.  太原 1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 30℃ 中学生跑完 50m所用的时间约  3s 答案: C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km×1000=5100cm C.5.1km=5.1 ×1000=5100m  D.5.1km=5.1 ×1000m=5100m 答案: D;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就是错误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操作错误造成的 D. 利用精密仪器测量可消除误差答案: B;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我市为市民提供了公共自行车的服务。 图 1是小聪骑着公共自行车沿迎泽大街自西向东骑行,看到两旁的高楼在向西运动。小聪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小聪骑的自行车 C. 迎泽大街  B. 对面驶来的汽车 D.天上飞过的小鸟 答案: A 5. 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迅速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  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色  D. 回音 答案: C 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实例是()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 答案: D 7. 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小于 20Hz的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作出反应 . 图 2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 A. 狗 B. 猫 C. 蝙蝠 D. 海豚 答案选 A.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其原理是() A. 凝固吸热 B. 熔化吸热 C. 凝华放热 D. 液化放热 答案: B 图 3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在第 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该图像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D 10. 图4甲是用高速摄像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两木块每次曝光时自左向右运动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 在图 4乙的 v-t 图像中,正确描述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是()  .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空 1分 , 共20分)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观察到纸屑在不停的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放在真空罩里的发声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这说明了 ;严禁爬雪山 的登山运动员高声喊叫,是为了防止声波传递 而引起雪崩 . 答案:振动、真空不能传声、能量 12. 图 5是某住宅小区内的提示牌, 图中 A表示在 处减弱噪声, 图中 B表示的含义是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 100m至少需要 s.  , 答案:声源;限速为 5km/h; 72s 13. 图 6是将三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与甲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 是 . 答案:乙;丙 干旱的沙漠中, 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 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 成属于水蒸气的现象(填写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会(选填 “吸热”或“放热”)。举出一个与此现象形成原理相同的生活实例 。 答案:液化放热雾的形成(合理即可,但必须是液化现象) 15、甲、乙两车分别从公路上的 P、Q两点同时同向沿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v甲、 v乙,经过 乙两车相遇。 已知 P、Q间的距离为 s,图 8是它们运动的 s-t 图象。由图可知: 甲、乙两车都在做 动, v甲 v乙, s= m。  4s甲、 运 答案:匀速直线 8.8 16、图 9是一支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自制的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液柱达到的位置为 A和 B,再将一支刻度尺放 在温度计旁边作为温度计的刻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为了使读数更精确,可选择 玻璃管。  的 答案:热胀冷缩 2.5 更细(内径更小) 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47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