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膏剂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胶膏剂产业链市场分 析报告 2020 年 11 月 3 / 2 1 一、 经皮给药系统是制剂创新热门方向 1.1 经皮给药是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给药系统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又称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系统,系 指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经临床批准的疾病治疗或预防目的。 与口服和注射给药相比,经皮给药具有如下优势: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 肠灭活,提高了治疗效果;2)维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患者的顺应性;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相对减少个体差异。 但经皮给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皮肤是限制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屏障,经皮给药起效慢, 且对大多数药物来说难以达到有效治疗剂量,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过敏性的药物不适合设计成 TDDS 。 表皮层和真皮层对药物吸收影响较为关键。皮肤由外到内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层,还包括 一些附属物,如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表皮层和真皮层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较为关键。其中最外层 的角质层承担着皮肤的主要屏障作用,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 图表1 皮肤 分层示意图 资料来源:《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市场研究部 药物渗透入皮肤主要通过跨细胞通路、细胞间通路和皮肤附属器通路三种途径。因表皮层无血液循 环系统,药物渗透进皮肤后,靠皮肤表面与皮肤深层之间的浓度差为动力进行被动扩散,并最终被 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所吸收。TDDS 释放药物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药物溶解并 从 TDDS 中释放;2)分布到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3)通过角质层扩散;4)从角质层分布到水性 的活性表皮层;5)通过活性表皮层扩散到真皮层的上部;6)吸收如局部毛细血管网,并最终进入 体循环。 4 / 21 图表2 TDDS 药物经皮渗透至体循环的顺序 资料来源:《Pharmacie Globale》,市场研究部 如何使药物突破角质层进行透皮吸收,是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主要 分为生理因素、药物性质和给药系统三个方面。透皮给药技术历经了三代发展,其中第一代是选用 小剂量、亲脂、低分子量的药物;第二代是采用超声、离子导入和化学增强剂给药;第三代是使用 微针、电穿孔、热消融、微晶磨皮等技术。 图表3 适合经皮给药的药物性质 参数 指标 剂量 200 mg/d 半衰期 ≤ 10 h 相对分子质量 400 分配系数 1≤log p≤4 皮肤渗透系数 0.5*10-3 cm/h 亲脂性 10 Ko/w 1000 口服生物利用度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