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概论 任务三:湖南红色革命保障机构、知识点3: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 3、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pptx

红色文化概论 任务三:湖南红色革命保障机构、知识点3: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 3、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标准化课程红色文化概论——湖南红色革命保障机构 主 讲 :李元敏 建设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标准化课程湖南红色兵工厂介绍01目录湖南红色医院介绍02CONTENTS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03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标准化课程第三部分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区,并决定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创造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这时已近寒冬,然而,军中的物资却非常紧缺,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伙食费也时常难以为继。许多士兵只有两层单衣,生活十分艰苦,给养问题成为当时迫切而又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毛泽东便指示余贲民负责,将上山后打土豪得来的少量布匹,聘请宁冈当地的一些裁缝师傅,在茅坪乡的坝上、牛亚陂、马源坑等地开始着手进行被服军需生产。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下了遂川城,在大汾缴获了敌人几百担白布,这使当时部队冬季被服问题有了着落。为了使这些布匹尽快制成军衣,在茅坪乡桃寮村正式创办了被服厂。桃寮,位于黄洋界下,离茅坪约十里许,这里地处偏僻,又有一幢较宽畅的生产用房———张家祠,从此,被服厂的牌子挂在张家祠,成为工农革命军被服生产的基地。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毛泽东非常关心被服生产这项工作,亲手为被服厂写了招牌。为了使被服生产更好地为部队服务,被服厂除余贲民、杨立三、范树德负责外,还任命了林善宾担任厂长,具体管理被服厂的工作。被服厂在桃寮成立后,缝制员工扩大到40多人,他们把缴获来的白布,用自制的颜料,染成灰布。生产项目也由单衣、帽子、盛米袋、绑腿、子弹袋,扩大为生产棉衣。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1928年5月间,红四军一举攻克永新县城,不但扩展了根据地范围,同时也缴获了敌人大量军用物资,除枪支弹药外,还有许多布匹、棉衣,还有6部缝纫机。在这大好形势下,被服厂的工作条件大为改观,人员增至130多人,全厂分为13个组。更可喜的是,由以往的手工缝纫,发展到机器操作,并从前方调来几名会用缝纫机的战士,充实到被服厂,从而进入了大规模生产。为了保证被服生产的需要,被服厂除加强对员工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外,还在工人中建立了党组织,发展一些优秀分子入党。同时,采取了一套定额生产的方法,即每制一套衣服付给65个铜板的报酬,充分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进度。湘赣红色被服厂介绍1928年8月间,由于湖南省委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形势,强令红军开往湘南,致使造成了边界和红军的“八月失败”。为了避免损失,被服厂搬至茨坪李家祠继续生产。1929年1月,红军在反攻湘南两省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中失利,被服厂只好解散隐藏。被服厂的建立,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扩大,起了重要作用。当时若不因时就势地开办被服厂,红军将士们要安全地度过两个冬天,是难以想象的。被服厂的开办,亦为我军后来的军需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为艰苦创业的典范。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标准化课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课件创作:李元敏、金晶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