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热重分析技术TGADTG.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2 对样品的要求 ? 样品用量:合理范围,一般 5-10mg ; ? 样品装填:确保均匀传热,要求紧密; ? 样品清洁:避免污染,预先去除溶剂; ? 样品危害:避免受热副产物的腐蚀等。 44 2.7.3 测试影响因素 炉体形状; ? 试样支持器形状; ? 天平和记录系统的灵敏度; ? 样品坩埚材质; ? 仪器因素 操作因素 升温速度; ? 记录速度或走纸速度; ? 炉内气氛; ? 量程(灵敏度)选择; ? 样品因素 样品用量; ? 样品装填; ? 样品性质; ? 45 2.7.3 测试影响因素 ( 1 )样品用量 样品用量过多,导 致传热和挥发物挥 发速度变慢,导致 相邻失重转变靠近 。因此,在灵敏度 许可的范围,样品 量尽可能少,一般 5-10 mg 。 46 2.7.3 测试影响因素 ( 2 )样品的细度、装填方式 样品的细度、装填 紧密程度对传热及 挥发物的挥发有影 响,从而会影响热 重曲线形状及转变 温度。一般要求样 品细致均匀,装填 成均匀的薄层。 47 2.7.3 测试影响因素 ( 3 )升温速度 由于样品坩埚与炉 体不直接接触,传 热靠周围气氛进行 ,随升温速度的递 增,温度滞后越大 ,使失重转变整体 向高温方向偏移。 48 2.7.3 测试影响因素 ( 3 )升温速度 升温速度过快也会 导致样品不同部位 温差加大,使相邻 失重转变靠近甚至 融合。因此,一般 不要采用过高的升 温速度,建议 5-10 o C/min 。 49 2.7.3 测试影响因素 ( 4 )气氛的影响 对于静态气氛中的 可逆反应,随分解 产物的增加,气氛 压力增大,将使分 解速度变慢;如果 气氛与分解产物相 同,将使分解温度 向高温移动。 50 2.3.6 “ 热天平”概念的提出 1915 年日本教授本 多光太郎首次提出 热天平概念,运用 热天平研究了硫酸 镁和碳酸钙的变化 过程。 图 13 本多光太郎热天平结构示意图 16 2.3.7 第一台商品化热重分析仪 1936 年 P.Chevenard 等 人研制了自动记录式热 天平, 1945 年成为第一 台商品化热重分析仪。 图 14 P.Chevenard (法国) 17 2.3.8 微熵热重法的提出 1953 年 W.L.De Keyser 在热重分析仪器基础上 发明了微熵热重仪,得 到了热重 — 微熵热重曲 线图。 图 15 热重 - 微熵热重曲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