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货币和信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简史 贝 币 上古时期贝已有财宝性质。贝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齿贝。 中国殷商时期以贝充当货币,以“朋”为单位。将若干(约为5个)贝壳穿成一串,两串分挂左右,称为“朋”。(《中国货币金融史略》P1,以下简称《史略》) 铜铸币 先秦 货币名称 形状 主要流通地区 共同点 刀币 形似长柄小刀,按重量区分有大刀、小刀。 流通于中国东方和北方,大概是齐、燕、赵等国铸造。 大小、重量各异 各种货币都有简单文字(象形文字、篆字) 同一地区可能流通两种以上货币 布币 布,“钸”的假借字,“钸”是铲形农具。布币形状有空首、尖脚、方足、平底等。 出土多集中于河南安阳一带。 环币 又名环钱,形似纺轮。 大概是战国时周人制造。 楚国通行一种近似椭圆形的小铜钱(“蚁鼻钱”或“鬼脸钱”)。 还有一种近似方块形的铜币,名为“爰”,可能是由铜贝变化来。(《史略》P4-5) 秦汉 秦统一全国币制,货币定为黄金和铜钱两种。 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般限于大额支付。 铜钱为下币,以铢两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日常交易通用。 秦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钱的表面有“半两”二字),是中国量名(以重量命名)钱的开端,是在全国政治、军事统一的基础上,七国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新纪元。(《史略》P5)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造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自汉武帝直至隋朝的七百年间,五铢钱成为铸钱的标准。(《史略》P6)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人富而仁义附焉”,为商人立传,对通过货币贸易致富予以肯定。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半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货币制度混乱,缺乏连贯性、统一性。但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文”和“贯”开始采用。1枚铜钱称1文,千文为贯。这两个单位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金融简史》P11,以下简称《简史》) 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铸四铢钱,背面有“孝建”二字,是钱上铸年号的开始。(《史略》P9) 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尽废铜钱而铸铁钱(五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史略》P10) 隋文帝统一全国,铸造新钱,仍为五铢钱。(《史略》P12) 唐 魏晋南北朝以来,币制大毁,五铢钱多被熔销制造器皿或私铸恶钱。唐代缺铜乏钱更加严重,不得不以布帛充当货币,缺铜乏钱状况,五代、宋时也未根除。(《史略》P28) 唐朝开始,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元宝”等。衡法:重二铢四絫为一钱,十钱重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钱”,正面铸“开元通宝”四字,(开元,开创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设监造炉于洛、并、幽、益等州。开元钱是唐主要货币。开元钱流通顺畅,币值稳定,是形成“贞观之治”的重要条件之一,唐以后还流传很久。开元钱在钱币制度革新及衡法上有深远意义,为后世制钱楷模。(《史略》P29) 五代宋元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铸“天福元宝”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立钱监,采铜铸“周元通宝”,后世传说为佛像所铸。(《史略》P34)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宋元通宝”(宋元,宋朝开创的新纪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铸“太平通宝”,淳化五年(994年)铸“淳化元宝”。此后每改元必铸新币。(《史略》P35) 宋仁宗庆历初,采掘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和仪州竹尖岭之铜,设监铸造大(铜)钱,又在晋州、泽州铸大小铁钱以助军费。(《史略》P36) 《宋诗食货志钱币》概括北宋钱币史:“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钱。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铸当五大(铜)钱,在日本、高丽、安南也多有使用。(《史略》P37) 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铸“天赞通宝”,圣宗太平元年(1021年)铸“太平元宝”,其后代代均有开铸。辽货币经济不占主体地位。(《史略》P37-38) 金正迁都后于贞元二年(1154年)发行交钞。正隆三年(1158年)铸“正隆通宝”,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代州设钱监,铸“大定通宝”。泰和四年(1204年)铸造当十大钱,与钞并行。 元朝初年用纸钞交易,废止铜钱,物价大涨。至大三年(1310年)铸“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元末,市场交易仅使用白银和铜钱。(《史略》P38) 明 朱元璋即位之初,铸造“洪武通宝”,其制分为五种:当十重一两,当五重五钱,当三重三钱,当二重二钱,小钱重一钱。 洪武十年,专铸一文小钱与大明宝钞并行。 金 银 先秦 黄金用于赏赐、馈赠、贿赂和宝藏职能。“金饼” 铸造成近似圆形,以出产黄金的楚国铸造最多。 楚国的“郢爰”、“陈爰”近似方形,也有像贝样的,都可算金铸币。(《史略》P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