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感觉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无 光 照 变视紫红质Ⅱ ( 中介物 )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 (G 蛋白 ) 激活磷酸二酯酶 (PDE) 分解cGMP→cGMP↓ cGMP 依赖性 Na + 通道关闭 外段膜 Na + 内流↓ ( 内段膜 Na + 泵继续 ) 感受器电位 ( 超极化型 )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cGMP 含量高 cGMP 依赖性 Na + 通道开放 外段膜 Na + 持续内流 ( 内段膜 Na + 泵泵出 Na + ) 静息电位 ( -30 ~ -40mv ) 3 .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和色觉 ? ⑴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 视锥细胞含有 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 三种。三种视锥色素的 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 稍有不 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线的敏感程度。 ?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与视杆细胞类似 . ?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 分辨力强 ,并具有 辨别颜色 的 能力。 ⑵色觉 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 , 产生的视觉信 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 19 世纪初 ,Young 和 Holmholtz 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混合理论提 出了视觉 三原色学说: 认为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 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三种感光 色素,当这三种视锥细胞同等受到刺激时,即形成白色 感觉;其中一种单独受到刺激,导致相应的色觉;三种 细胞受到不同比例的光刺激时引起不同的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 =1 ∶ 1 ∶ 1 →白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4∶1∶0→红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2∶8∶1→绿色觉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 ? N 节细胞的电活动 ? 与视网膜其它 C 不同, 节 C 产生的是全或无的脉冲电位 。 有三种类型: 给光发放型,撤光发放型,给光 - 撤光发 放型。 ? 视网膜的信号处理: 由视 C 产生的电信号在视网膜经 过复杂的 C 网络的传递,最后由 N 节 C 发出动作电位 传向中枢。 双极 C 、水平 C 、无长突 C 同感光 C 一样, 均为分级式的局部电位,不产生动作电位, 不同的是 这三种 C 在前一级 C 的影响下, 既能 (一类) 产生超极 化型慢电位,亦能 (另一类) 产生去极化型慢电位 。这 些慢电位以电紧张扩布,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 改变,从而引起下一级 C 产生慢电位的变化,当这样 的慢电位传到 N 节 C 时, 两种慢电位总和的结果, 使 节 C 的静息电位能够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产生全 或无的动作电位传向中枢。 ? 视觉传导 ? 视 C — 双极 C — 节 C — 外侧膝状体 — 大脑枕叶 第二节 听觉器官 ● 外耳 : 耳廓 、 外耳道。 ● 中耳 : 鼓膜 、 听小骨 、 咽鼓管 和听小肌。 ● 内耳 : 耳蜗。 人耳的适宜刺激 : 声波 是 空 气 振 动 的 疏 密 波 ( 16 ~ 20000Hz ) 。 正 常 人 在 1000- 3000Hz 时听域最低 ※ 听阈 : 某一声频引起听 觉的最小声强。 ※ 最大可听阈 : 听觉忍受 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 听域 : 听阈曲线与最大 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 听阈曲线 最大可听阈曲 线 ※ 声强的表示 :贝尔 (bel)=log E ← 为实测听阈值 E 0 ← 为标准听阈值 一、声音刺激、听力和听阈 二、声音的传递 1. 外耳的功能 (2) 外耳道 : ①传音的通路 ; ②增加声强 : 与 4 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 ( 正常语言交流的波 长 ) 发生共振 , 从而增加声强。 (1) 耳廓 : ①利于集音 ; ②判断声源: 依据声波到 达两耳的强弱和时间差判断 声源。 ⑴ 鼓膜 : 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灵敏、 斗笠状 的半透明膜 , 面积 约 50 ~ 90mm 2 ; 内部 一部 分纤维呈同心园、另一 部分呈放射状排列 . 本身没有固有振动,也 没有振动后的残余振动 .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锤骨 砧骨 半规管 2. 中耳的功能 功能作用 :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2). 听小骨 由锤骨 - 砧骨 - 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 . 长臂长度 ∶ 短臂长度 =1.3 ∶ 1 功能作用 1. 传递声 ; 2. 增强振压 (1.3 倍 ), 减小振幅 ( 约 1/4), 防止卵圆窗膜 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鼓膜 - 听骨链 - 卵圆窗 具有中耳传音增压效应 机制 ①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 卵圆窗面积之比为 55mm 2 ∶ 3.2mm 2 =17 ∶ 1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 压增强 17 倍 ②经听骨链的传递使声 压增强 1.3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