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 骨肿瘤 及肿瘤样病变
X 线检查在骨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能显示肿瘤的部位、
大小, 并可能推测为
良性或恶性。 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参考意义。但有的难以定性,甚至不能判断为原发或继发骨肿瘤。因此,骨肿瘤的诊断必须遵循 临床 、X 线和病理三结合的原则。
骨肿瘤可 良性及恶性, 而恶性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及转移性。 现将较常见者简述如
下:
一、良性骨肿瘤( Benign tumors of bone )
(一)骨软骨瘤( Osteochondroma )
为 最常见良性的骨肿瘤。 在组织结构上由松质骨、 软骨及纤维包膜组成。 该瘤顶端
为分化程度及含量不一的软骨帽。有完整的骨皮质,与主骨相联。瘤蒂可细可宽。
线表现(图 2- 61 ):
图 2 -61 股骨下端,干骺端骨软骨瘤有蒂型
1.部位多见于股骨及肱骨等长骨干骺端。肿瘤自骺端斜向骨干方向生长,基部可为一
窄蒂或为宽柄,前者为有蒂型,后者为无蒂型。
2.结构肿瘤顶端软骨含量及钙化程度变异大,多者可为不规则钙化如菜花状。骨皮质
向远端逐渐变薄甚至消失。骨松质内,有时可有软骨所致不规则的透光区。
3.此肿瘤于附近骺线融合后即停止生长,如继续生长则应警惕恶性变。
(二)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
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 起源于非成骨性间叶组织, 肿瘤主要由富有血管的圆形或卵圆形
实质细胞及分布于其间的多核巨细胞组成。 数为良性,有复发及恶变倾向(约 15%) 。
多为 20 - 40 岁左右的青壮年。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
桡骨远端,约占 60- 70 %。其 X 线表现(图 2 -62 ):
1.常见于长骨的骨端,多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局部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生长缓慢者, 边缘因有肌质硬化而清楚,发展迅速者,边缘常不清楚及不规整。周围一般无骨膜反应。
2.在骨肿瘤中可有数量不等,方向不一,互相交错的骨性间隔出现,而形成 “肥皂泡 ”
状或蜂窝状透光区。 此种征象以往认为是骨巨细胞瘤典型特征, 实际上, 此征在骨巨细胞瘤
中并不多见,也非特征性改变。这些骨性间隔随着病变的发展,又可相继遭到破坏。
在 X 线片上若出现骨皮质多处被肿瘤穿破,软组织肿块形成并迅速增大:肿瘤呈浸
润性生长,边缘模糊,周围骨质无硬化;骨膜反应增多,增生的骨膜新骨又很快被破坏时,
应考虑有恶性变的可能,必要时可作血管造影进一步确定。
图 2 - 62 股骨下端巨细胞瘤
(三)骨瘤( Ostema )
常起自膜化骨,多见于颅盖骨外板向外生长及额窦、筛窦。 X 线表现为瘤体边缘清楚,多为圆形, 瘤体由密质骨或松质骨构成, 因此,可分为密质骨型和松质骨型两种。 如发生于筛窦或额窦,可见局部窦壁有骨性突起。
二、恶性骨肿瘤( 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一)骨肉瘤( Osteosarcoma )
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多见。
瘤组织主要成分为瘤性成骨组织和类骨组织。 根据瘤性成骨组织多少分为硬化型、 溶骨型及混合型。
1 硬化型骨肉瘤( Osteosaroma sclerosing type )肿瘤常始自骨膜下及皮质内,向各
方向发展,侵犯骨皮质及骨松质。其 X 线表现如下(图 2 - 63):
1)骨膜变化:骨膜被刺激首先产生平行型骨膜反应,有时可见葱皮型骨膜反应。由
于肿瘤的发展快而起出骨膜的适应能力, 在平行型骨膜反应的中部被肿瘤穿破, 进入周围软组织,两侧残留的骨膜反应呈三角形,即三角型骨膜反应。
2)骨质变化:由于瘤性成骨组织的分化较好而使瘤区密度明显增高,瘤内结构及该处的正常骨结构不易分辨。致密的瘤区边缘不清楚。
( 3)软组织肿块:瘤组织不仅在骨内蔓延, 易在骨外浸润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
X 线片上可见界线清楚的类圆形块影及界线模糊的弥漫性软组织肿胀。 在软组织内可见针状
瘤骨及棉絮状大块骨影(团状瘤骨)。
2.溶骨型骨肉瘤( Osteosarcoma osteolytic type )肿瘤常始自骨松质,以溶骨性破坏为主,瘤区内血管丰富,瘤性骨组织及类骨组织都少。 X 线表现为:大片的溶骨性骨破坏区,边界模糊。 可能有浅淡的三角型骨膜反应, 当肿瘤侵犯组织时, 软组织中亦无瘤骨形成。
3.混合型骨肉瘤( Osteosarcoma mixed type ) 其 X 线表现为介于上述两型间,有
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及骨质改变(图 2-64 )。
图 2 -63 股骨远侧干骺端骨肉瘤(硬化型),显示有瘤骨增生,葱皮型及三角型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内有针状及团状瘤骨。
图 2- 64 胫骨上端骨肉瘤(混合型)显示软组织肿块内团状瘤骨,有三角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蓝盾 YDZX-01型烟气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宠物除臭剂项目立项报告.pptx VIP
- 2024年履行合同催告函(6篇).pdf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9).Star-CCM+后处理与可视化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8).Star-CCM+物理模型与求解器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7).Star-CCM+网格生成与优化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6).Star-CCM+二次开发API基础.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5).Star-CCM+脚本编写与调试.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4).Star-CCM+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3).Star-CCM+数据结构与对象模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