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人教 2019 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学案第 24 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发展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全民族抗战,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
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个子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正面战场的抗战”讲述了正面战场的几场重要会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陈述了中共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的贡
献,以及中共始终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东方主战场”陈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前召开的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过程和意义。四个子目从不同角度烘托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的重要贡献。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教师需在此基础上,以地图为媒介探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史料为依托,探讨本课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如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十四年抗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的历史意义。
2.运用抗战地图,梳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贡献;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3.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
(一)教学主题
以“民族魂”为主题,通过探讨抗战过程中投入的各种不同力量,理解在实力悬殊的背景下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感受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和不易。
(二)教学过程
导入
你
-----中国
曾记否
1937 年的那天
卢沟桥的你备受摧残
战火从你的胸膛弥漫
我看见
泪水从你的脸庞滑落
你哭了
还记得
月的那天
南京的你趴在路边
似河的鲜血从你的臂膀流出
如山的尸骸在你的眼中出现
我看见
战火从你的胸膛弥漫
我狂怒
终于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民族魂》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奠定情感基调。
【学习任务】 1:通过地图认识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体会抗战的阶段性。
材料 1
图 1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图
【学生活动】 :观察图 1,结合教材,标注主要会战的名称及其成果,并按时间顺序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太原会战中的忻口战役是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设计意图】 :直观了解全面抗战防御阶段和进入相持阶段的几场会战,通过地图和排序落实时空观念。
【学习任务】 2:通过中日双方实力对比表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感悟中国人民日高昂的抗战意志,体会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全民族抗战。材料 2
表 1 中日双方实力对比表
项目
中国
日本
国力
工业总产值
13.6
亿美元
60 亿美元
生铁产量
95.9
万吨(含东北)
239.7 万吨
量
55.6 万吨(含 北)
635 万吨
石油 量
0.02 万吨
39.3 万吨
代工 在国民
10%
80%
中的比重
力
182 个 , 200 多万
448.1 万(含可迅速
(几乎日无后 役)
征召的后 役)
海
海 中
100 余 艘
近 80 万吨,其中航
,
6 万吨
母 6艘空
且都是旧式
空
600 架 机,其中
近 2700 架 机
作
机 305 架
------整理自 事科学院 事 史研究部《中国抗日 争史》
材料 3 我 抗日 争是持久 ,是从全部 我因素的相互关系 生的 。 我弱,
我有 亡的危 。但 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 点。 之 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
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 大。我方反是,我之 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 ,缺点
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 利,避免 亡, 将最后失 ,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 制度的崩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