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课件 最新考纲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的物质 循环。 名师解读 1.学会分析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2.了解地 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3.掌握三大类 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 第1课时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震波 考点一 地球的结构 [知识整合] 分类 传播特点 所通过物质的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震波 纵波(P) 固体、液体、气体 _____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S) 固体 _____ 较快 较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地球的外部圈层 (1)A_______: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B_____:由_________、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3)C______:广泛分布于岩石圈,_______和水圈中。 大气圈 水圈 液态水 生物圈 大气圈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深度思考]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厚 度 特 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厚度为17千米 ①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 幔 上地幔 2 800多千米 ①物质状态为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下地幔 ①物质状态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较大 地 核 外核 3 400多千米 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2015·浙江湖洲八校联考)图示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题组递进] (1)图示区域地壳的厚度分布特点是 ( ) A.北部低,南部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中部地区变化大 D.东部地区最薄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那么0千米应为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知,中部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密集,说明该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大。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起算面,则0千米莫霍面代表。 答案 (1)C (2)C 1.(2011·大纲文综,1)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D [走进高考] 2.(2010·江苏地理,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火山灰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 A 1.矿物 (1)概念:具有确定__________、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考点二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知识整合] 化学成分 固态 2.岩石 (1)概念: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______组成的体积较大的__________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______、 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 因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____成为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玄武岩和流纹岩、安山岩 矿物 固态矿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冷凝 (4)沉积岩的特征:具有________;含有化石。 成 因 常见岩石 沉积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_____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____为岩石 砾岩、砂岩、 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______、矿物______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风化 固结 结构 成分 层理构造 [深度思考]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1)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如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环境.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ppt
- 高考地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ppt
- 高考地理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5课时).ppt
- 高考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高考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4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7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9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2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湘教版必修2.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4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湘教版必修2.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6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湘教版必修1.ppt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6章 城市与环境(第1课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