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滘医院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docx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滘医院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 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 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具有疗效显著、 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 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一、 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一)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品种繁多, 掌握其命名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成药。 通过药物名称可了解该药的处方来源、主要药物、主要功效、主治病症、使用方法等 某一方面的特点,方便文献查询及临床用药。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介绍如下: 1、以处方来源命名 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方的来源。 2、以药物组成命名 多以方中主要药物命名,若为单方制剂或药味较少的小复方则以全方组成命名,便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 3、以药味数目命名 4、以功能主治命名 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 5、以其他方法命名 (二) 中成药的分类方法 中成药分类, 各有不同目的, 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按功效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 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 2、按病症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对症应用。 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疼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 3、按剂型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保管。如蜜丸、水丸、糊丸、散 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 4、按笔画、拼音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 5、按管理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 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 (三)、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1、传统方 2、经验方 3、科研方 (四)、中成药的处方结构 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而成。 1、君药(主药) 是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 的主要药物。 2、臣药(辅药) 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有三种含意。(1)佐助药,即协助主、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2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主、辅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即在病重邪甚,产生拒药时,配用与主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到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有两种含意。( 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2) 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二、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 (1)中药传统剂型,(2)中药现代剂型。 目前主要常用剂型如下: 1、丸剂 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腊丸、浓缩丸 2、滴丸剂 3、散剂 4、颗粒剂 5、片剂 6、煎膏剂 7、贴膏剂 8、胶囊剂 9、酊剂 10、胶剂 11、注射剂 12、眼用制剂 13、搽剂、洗剂和涂膜剂 14、膏剂 15、气雾剂、喷雾剂 三、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由于中成药剂型多样,药性各异,主治病证各不相同,故使用方法、使用剂 量亦不相同,因此正确地掌握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 采取合理给药途径,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有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 内服法:中成药中内服剂占绝大多数。常用的服药途径有: (1)直接服用;(2)液体送服;(3)含化法;(4)吸入法;(5)鼻饲法。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 宜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如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 宜;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须遵医嘱,视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用法。 外用法:中成药外用药中除少数疗伤止痛,息风止痉的药物,如七 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 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 尤其含有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切忌入口。 注射法: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同给药方法。 (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由于医生用量过大, 或长期连续用药而引起中成药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 因此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患者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异,结合患者的 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一般情况 3 岁以内服 1/4 成人量, 3-5 岁的可服 1/3 成人量, 5-10 岁的可服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