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中地理必修1PPT: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3).ppt

标题-高中地理必修1PPT: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3).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三角洲 黄淮海平原 ? 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作用方式 主要侵蚀方式 河谷形态特征 冲积平原类型 侵蚀 搬运 堆积 下蚀 溯源侵蚀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侧蚀 “V”型谷深而窄 河湾 河谷拓宽 “U”型谷 宽而浅 洪(冲)积扇 洪(冲)积平原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 侵蚀作用 初期(上游) 中期(中游) 成熟期(下游) * 瀑 布 沟谷 黄果树瀑布 白水寨 瀑 布 西藏林芝尼羊河 考纲导航 全国卷近三年考情统计 考点展示 核心解读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Ⅰ卷T10、T11 Ⅰ卷T36(1)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Ⅰ卷T4、 T5、 T6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Ⅰ卷T7、T8、T9 目 录 一、河流侵蚀地貌 ? 河谷 二、河流堆积地貌 ? 洪(冲)积平原 ? 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高原 ? 山地 ? 平原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流水侵蚀方式 河谷延长 河谷加深 河谷拓宽 河 谷 的 形 成 沟谷 沟谷流水 沟谷加深和延长 河谷 下蚀 溯源侵蚀 降 水 或 冰 雪 融 水 地下水补给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谷发育中期 河谷发育成熟期 河谷发育初期 1 2 3 4 “V”型河谷 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 溯源侵蚀、下蚀强烈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2. 河谷发育的初期 落差减小 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形成凹岸凸岸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一般位于河流中游 3.河谷发育的中期 凹岸 凸岸 河流流向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凹岸 凸岸 落差很小,侧蚀为主 河谷继续拓宽,呈宽而浅的槽型 一般位于河流下游 4.河谷发育的成熟期 (2016·济南高三质检)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题。 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C 二、河流堆积地貌 季节性的洪水 或河流流出谷口 地势趋缓 河道开阔 流速减慢 物质(砾石和泥沙)堆积 洪积扇或冲积扇 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洪(冲)积平原的形成 粗 细 山口 山口 银川 P 贺 (2013高考题山东卷)2、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下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水下堆积体 河漫滩 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废弃连接而成 海水顶托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 侵蚀作用 初期(上游) 中期(中游) 成熟期(下游)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苏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