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老师的教学心得 课堂讨论原则的应用案例
一位老师的教学心得:课堂讨论原则的应用案例
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堂讨论是随意的,盲目的。
一次课上,我让学生探究厘米与分米的关系时,先提出问题:“一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呢?请小组合作来研究讨论一下。”我的话音刚落,喊声此起彼伏。我在巡视时发现,各小组的成员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摆弄东西,即使有的在研究,但你问他,他却不知发现了什么,还有的同学露出茫然的表情……小组合作讨论就在这样杂乱无序的状况下进行着。
面对小组合作讨论出现的问题,我陷入了思索,为什么学生会为厘米与分米的关系而绞尽脑汁?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实效。静下心来一想,我感觉自己对“讨论学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而且学生在潜意识里还是把自己当作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没有参与合作的意识,他们不会倾听别人 ___,也没有明确的分工。此外,我提出的问题也不明确,所以本节课没有使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想,如果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问题再明确一些,是不是就会提高讨论实效呢?带着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这个问题,我又开始了实践探索。
“摸球游戏”是一节让学生探索实践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课,我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去探索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我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现在每个组长手中都有一个盒子,每个盒子中都装有3个白球和3个黄球。规则是每个同学闭着眼睛只摸一次,摸出后先猜一下球的颜色,然后睁开眼睛看你摸出的球到底是什么颜色,组长做好统计,把球放回盒子里,一个人做完第二个再做。特别要注意的是,摸时不能看盒子里面的球,一定要闭着眼睛摸。看了就违反咱们的规则了。”为了让学生更明白应如何做,我请一位学生和我配合给全体学生示范。接着学生分小组摸球。
游戏结束后我说:“根据你们的记录,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注意认真讨论。”学生讨论后有的说:“我发现莫大抱球和黄球的人数差不多。”有的说:“盒子中有同样多的白球和黄球,所以我们班有近一半的人摸到了黄球,其余人摸到了白球。”
在让学生讨论厘米与分米的关系时,教师没有全面的考虑与周全的设计,以致学生淡化了学习内容和目标,变成闲聊或发呆。在“摸球游戏”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改变策略,该先让学生理解、掌握一定的新知识,再让学生进行两个层面的合作交流(一是组内交流,二是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也认识了自身思维的单一和狭窄,有助于进行自我反思与完善,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那么,如何应用讨论原则呢?
(一)坚持底线
教学正在进行,学生冷不丁地冒出一个问题,教学活动不得不暂停。每每遇此情形,教师总会进退两难:放弃既定的教学设计,担心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装作未见,又有悖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若教师对学生的突发性提问一一解答,缺乏选择性,不但会浪费教学时间,还会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清,反而模糊了学生的思维。
在完成预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面对学生的“一时兴起”之问,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开展课堂讨论。这是课堂讨论的底线,守住底线是有效课堂讨论的一个基本保障。
(二)明确方向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示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教师必须把握讨论的方向,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否则讨论方向偏离了,学习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三)逐层推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目前认识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能独立理解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潜在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认识水平)。这就是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讨论应该有层次,而且符合讨论层次性原则。在讨论之前,学生应该对论题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但深度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即便切合实质的看法,距离教学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一位老师的教学心得:课堂讨论原则的应用案例】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勇者斗恶龙之怪兽仙境图表资料合集(合成表_技能_路线图).doc VIP
- 初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解读与教学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砼泵车占用道路施工方案.docx
- 注册岩土工程师普通物理.ppt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解说词(9.3阅兵解说词).docx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新课程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doc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 2 Section A Loving parents, loving children.pptx
- 第三届太原市职业技能大赛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技术文件.pdf VIP
- 《理信息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