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庸:她美的无可救药,我却只能做个谦谦君子
这是艾人物的第 83 篇原创文章文/麦大人
01 楔子
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什么是江湖呢?最早见于《庄子·大宗
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是道家哲学,江湖的书面用语就是社会。一般指远离朝廷与
治阶级的民间,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武侠小说里,江湖则是侠客们
与草莽英雄们的活动范围;甚至有时是黑社会的代称。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
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
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
只能十年面壁。
这就是江湖。
在古龙武侠小说中借燕十三之口说出了那句惊世之言:“人在江
湖,身不由己。”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江湖传说。金庸的小说,不仅风
靡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在国内更是无数人为之废寝忘食,很多人以
读过金庸小说为荣。
上至达官显贵,大学教授,下至贩夫走卒,乡野村夫,都是金庸的
读者,在中国没有哪一位作家有如此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金庸的小
说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堪称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小说家。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大概都听过那句特别的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
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后来金庸为他的 14 部小说撰写的对联,方
便读者记忆。
有人说:活着的时候,读者就以亿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仅此一
人,就是金庸。02 刺头少年
金庸,原名查良镛,书香世家,1924 年出生于浙江海宁。排行老
二,有兄妹七人,武侠小说泰山北斗。
查家为当地百年望族,以康熙年间最为鼎盛,曾有“一门十进士,
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还亲自过匾“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其声誉,可见一斑。
1936 年,金庸小学毕业,入嘉兴中学。次年,日寇入侵,母亲病故,
金庸成了笔下的“流浪儿”。年底在校长张印通的带领下,来到浙西南
的丽水,成立了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这里的生活异常艰苦,
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军训。初三那年,金庸联名两个同学一起出版
了人生中第一本书 给投考初中者》,主要用于指导打算升初中的学生
如何考试得高分。金庸名满校园,成了校草级的风云人物。
在动荡年代,金庸凭借天赋及努力,各科成绩优异,英文更是出
色,经常出入图书馆。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金庸的文学天赋,尤其得到了校长张印通的赏识。他是一个非常
好的教育家,常常把金庸叫到自己办公室,一起探讨文学。灯光摇曳,
两人促膝长谈。文学,拉近了两人距离,遂成了一对忘年交。
金庸性格散漫,有些桀骜不驯。1941 年,金庸在报纸上发表了一
篇文章《阿丽丝漫游记》,文章讽刺学校训导处主任沈乃昌在教学、管
理上的无能和愚拙。沈暴跳如雷,要求学校开除金庸。
校长张印通得知消息后,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他为金庸的
才华惋惜,不愿失去这个未来的文学大师。因此把开除改成退学,后
来又写了一封推荐信,让金庸去同学担任校长的衢州中学就读。
金庸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张校长的为人对金庸成长影响很大,以
后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
在衢州中学 图书馆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尤其喜爱阅读古典
文学名著,这为他以后创作武侠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对金庸的直接影响就是,他对战争有了大量感性、具体的体
验和认识。浙赣会战激烈,学校不得不听课疏散学生,他们这一届就
提前一年毕业。03 涉世之初
金庸决定去大后方的重庆求学,途中经过湘西,盘缠用尽,在一
个同学家借住了半年。还是一边复习,一边在农场干活。
第二年,他同时考上了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和四川大学外文系,由
于中央大学不收学费,金庸决定念中大。
不久,他又惹出一桩麻烦。校内国民党学生“特务”横行霸道,殴打
学生,学校包庇纵容。金庸抱打不平,对校方加以指责。结果极为相似,
他又一次被勒令退学。
由于堂兄查良鉴是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其帮助下,1947 年金
庸顺利转入该校法学院攻读国际法专业,并于次年毕业。
日后来看,正是金庸少时一次次挑战师长,反抗压力的不凡之行,
已经具备了打抱不平、反抗强权的“侠客”行径。
几十年后,金庸到台湾访问。台湾政大校长便说:“查先生,以前
我们把你开除了,很对不起,现在言归于好,好不好?”
金庸说:“我当时应该开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