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班级: ; 姓名: ;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2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 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② 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3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 2)两题( 6 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 ru ó,“揉搓”之意。 (1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 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3 分)。 (2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3 分)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 6 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 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 分) (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6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3 分) ⑵文字以少胜多, 用一字而神态毕现, 境界全出, 叫炼字; 使思想出众, 句意警人, 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 3 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9、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 ,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 ,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 ,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 ,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 ,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 Ch éng, 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 ,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①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 ②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1)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 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 又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 答: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答: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 个意象, 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 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 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