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综合项目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专项措施.doc

公路综合项目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专项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师铁门关市中心城区廉政东街、 廉政西街、廉政东街支线 (铁门关市工商局道路)道路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新疆环宇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企业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路基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三大质量通病。它们成因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就会日趋严重,整条公路营运能力和使用年限将会大大降低。不过,它们也是能够预防和克服。只要我们认识其成因及发展,从根本抓起,就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其发生,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 ? ? ? ? ? ? ? ? ? 一、路基沉陷 (一)成因: 1、原地表(地基)处理不好。有软弱层,空穴成腐植物,使填筑路基没有坚实基底,遇水或荷载后造成路基沉陷; 2、填方路基在原坡形地基结合处没有挖好台阶,致使其在遇水或自重作用下发生滑移,形成沉陷、开裂; 3、水侵害。水是路基最大危害。在施工中或后没有立即做好排水、防水工程,造成路基浸泡,路基土结构改变,强度降低,造成沉陷; 4、压实过程中压实功不够,造成其密实度不够,在长久及反复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破坏或趋于密实而产生沉陷(由填料分层过厚,填料中超粒径现象严重,未在最好含水量时碾压及碾压遍数不够等造成); 5、填料中粗细骨料不均匀,尤其是粗骨料少,未形成骨架密实结构,整体强度差。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松散,推移、坑槽; 6、填料中有害成份超标(或挖方段土质内有害成份超标),填料不合格或挖方段未换填、隔断,致使发生盐胀开裂及沉陷; 7、因为设计或施工造成人为排水不良而造成路基沉陷 (二)防治方法: 1)从设计和施工全部要认真考虑路基排水问题,尤其是在施工中,要对设计提出优化,如边沟、涵洞位置、大小、长度等,使其排水顺畅,并远离路基。 2)从源头抓起,对于路基有害淤泥、泥炭、软弱千枚岩等一定要清除洁净,换填合格填料。 3)对路基填料,一定要严格控制,认真做好标准击实及易溶盐试验,对不符合要求果断不用。 4)在填筑路基前,一定要对较陡地形开挖台阶,台阶不能过窄,且必需碾压密实,预防填方路基滑移开裂。 5)施工中一定要规范施工。严格控制层厚不超出30cm,认真清除超粒径石头,使填料在最好含水量状态下碾压。采取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确保压实功率,达成要求压实度。 6)选择填料、使其粗骨料含量在50-70%之间,以求形成最好层体结构。 (三)路基填土料场不清表问题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对取土场加强管理,取土场必需清表根本,用料前经监理人员检验后方可开始取料,监理人员要常常性对取土场进行检验。 (四)路基不均匀沉降 防治方法: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应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控制: 1)路基基底应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处理,预防因基底处理不妥而引发路基体失稳。 2)路基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填料合格性,按分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作业,预防因超填、倾填而造成路基下沉。 3)施工中重视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妥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路基横向裂缝,重视清理填挖交界处填方路段原地面,清理长度应大于50米,并要有规则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可能和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拼接。 4)原地面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开挖成大于2m宽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4%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 5)填筑过程中,必需从低向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尤其要注意填挖交界处拼接。 6)路基填料含盐量不得超出要求许可值,对填料含盐量及其均匀性应加强施工控制检测,严格控制每层填料松铺厚度,碾压时应控制好填料含水量,不应大于最好含水量1个百分点。 7)合适提升压实度标准。一个分项工程自清表开始,连续施工,直到路基封顶。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一)成因: 1、“路面破坏在于基层不稳定”,首先是基层损坏,包含: a、基层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本身开裂、松散等 强度损失; b、基层中有害物质(如易溶盐)所引发胀、陷破坏; c、路面局部裂纹或边沟水浸入基层,引发基层湿陷、 翻浆等破坏; d、半刚性基层因为板体拉应力而产生裂缝,引发路面 面层反射裂缝破坏。 2、路面面层材料本身问题,所引发路面面层早期破坏(如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含蜡量超标等,骨料酸碱性不符合要求,而使附着性降低等)。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拌和问题(如矿料级配、马歇尔稳定性、密度、空隙率、车辙试验不佳,油石比过大等)。 4、在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或过高造成沥青老化,或过低碾压不密实,空隙率大而造成渗水、松散; 5、因为施工工艺不良而造成接头处衔接不好,边角碾压不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