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陕甘宁盆地气田南部岩性特征地层岩性
陕甘宁盆地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克拉通
沉积盆地。盆地内进一步划分为 缘冲断推覆构造带、天环向斜、中央古
隆起、陕北斜坡、渭北绕褶区、晋 绕褶区、伊盟绕褶区等七个一级构造
单元,中央古隆起构造盆地的主体,是盆地内 大的一级构造单元,它在
古生代一直继承发展。从区域地质结构分析,盆地西部是深坳陷斜坡区;
中部是古隆起潮坪区;东部是浅坳陷盐洼带,现在Ⅰ 区位于陕北斜坡构造上,
掌握Ⅰ 区内地层岩性特征,对现场录井很有必要。
陕甘宁盆地地层沉积虽然稳定,由于沉积期剥蚀,分化程度不同,所
以在厚度上略有变化,现将所在Ⅰ 区地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一.新生界第四系:
岩性特征为:未固结土黄色松散状砂土,底为砂砾岩,厚度:20~110m,
本Ⅰ 区内厚度在 10 左右,现场录井时应注意钻时变化,钻时变慢,排除地
面因素,地层有蹩跳现象,这就是该区底界井深,现场注意特征。四系厚
度变化主要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影响,中生界缺失第三系部分第四系岩
石,与白垩系为不整合接触。
二.白垩系志丹统:
1.岩性为棕红色泥岩及棕红色细砂岩,砂岩成分主要为石英及长石,
粒度 均,半棱角状,泥质胶结, 疏--疏松泥岩,具吸水性及可塑性。
2.分层依据:志丹统底部砂岩,泥岩颜色均以红色为主。现场从泥浆
颜色,钻时变化来区分。本区岩层受燕山运动影响,分化、剥蚀至洛河组,
所以厚度在 450m 以下。与上覆安定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三.侏罗系中统:
安定组:
1.岩性:顶部为灰褐色泥灰岩,为本区安定组标志层,底部为浅灰绿
色泥岩与灰色细砂岩互层。
泥灰岩:灰质含量 高,泥质分布不均,遇盐酸反应剧烈,具贝壳状
断口。
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粒度 均。颗粒呈半棱角—次圆
状。泥质胶结,疏松。
泥岩:质较纯,含砂,具吸水性及可塑性性软。
2.电性: 电阻率呈中高值,井径规则,自然伽玛呈锯齿状。
3.分层依据:本组顶部泥灰岩是一个标志,电性上顶部声速曲线形成
一个明显台阶。底部特征明显。
本区域安定组厚度 薄 25—45m,顶部泥灰岩特征明显,钻时慢,岩
屑遇稀盐酸反应剧烈,为现场标志层。本段与下伏直罗组地层呈整合接
触。
直罗组:
1.岩性:绿灰,灰色细砂岩与浅灰绿、深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砂
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半棱角状,泥质胶结,疏松。泥岩微含砂,
具吸水性及可塑性,较软。
2.电性: 电阻率自上而下由低变高,井径不规则,多处呈锯齿状,声
速曲线基本平缓。
3.分层依据:进入直罗组泥岩色调逐渐加深,由红色地层~绿色地
层~灰色地层,表现为从氧化环境~弱还原环境~强还原环境的转化。砂
岩略带绿色, 电性特征明显。局部底砂岩厚度大,可作为对比标志层。本
区块底砂岩厚度不大,不能作为分层特征,厚度在 270m 左右,与下伏延
安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第二课 延安、延长分层特征
一.直罗与延安现场划分:
直罗组的泥岩为灰绿色、深灰色,主体岩性泛绿,而延安的泥岩主要
为深灰、灰黑色,夹有煤层,主体上泛黑,与直罗的泥岩相比,延安组的
要 深, 黑。从砂岩上来说,直罗的底砂岩,在南部区块,其 薄,颜色
也泛有绿色,而延安的砂岩则 厚,但在大水坑和吴旗等地区,直罗的底
砂岩则 厚,可达 80 米左右。在南部现场上直罗与延安划分主要从岩屑
的颜色上来说区分。从钻时上来划分二者时,在直罗组内钻进时,根据区
块地层的厚度,在预测井深的同时,如有钻时突然加快现象,则可定为直
罗的底砂岩,其下为延安。在真区划分地层时,要以岩屑为主,钻时作为
辅助进行。在 电测区划上,直罗的底砂岩显示 好,易划分。
二.延安组小层特征:
1.延安组地层是一套砂泥岩互层间夹煤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