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药物学基础 项目一 β—内酰胺类 单元十五《项目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2020年春期.ppt

实用药物学基础 项目一 β—内酰胺类 单元十五《项目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2020年春期.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它的生产除了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之外,还可用半合成方法或合成方法获得。 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3、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 4、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3、抑制细菌细胞膜功能 4、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 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1、产生灭活菌 2、降低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3、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 4、改变靶位结构 5、改变代谢途径 化学结构:β—内酰胺环 分类: 青霉素类(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新型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氧头孢烯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 项目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基本结构: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 噻唑环(A)和β—内酰胺环(B) 侧链(-CO-R) (一)天然青霉素类 青霉素G(苄青霉素) 由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精制获得。 优点:杀菌作用强,毒性小,价格低廉等。 干燥粉末稳定性强 水溶液临用前新鲜配制,并立即使用,应避免与各种制剂配伍使用。 体内过程 口服易被胃酸破坏,吸收少且不规则,不宜口服 肌内注射吸收迅速且完全,注射后约0.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脂溶性低,并能广泛大量分布于全身各组织(肝、胆、肾、肠道、精液、关节液及淋巴液),脑脊液中浓度较低,但炎症时药物较易进入脑脊液中。 以原形迅速经肾脏排泄。T1/20.5-1h。 延长作用时间: 1、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双效西林)、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用于轻症患者及风湿病患者预防细菌感染; 2、与丙磺舒合用,丙磺舒可竞争性从肾小管分泌,延缓青霉素排泄。 抗菌谱 杀灭G+球菌、杆菌,G- 球菌,对螺旋体、放线菌亦有效。 对G-杆菌不敏感,对肠球菌作用较差,对真菌、立克次体、原虫、病毒等几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G基本耐药,肺炎链球菌耐药株也日益增多。 应用 (1)首选用于G+球菌感染,大叶肺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2)首选用于G- 球菌感染,淋病。 (3)首选用于G+杆菌感染,白喉、破伤风。 (4)首选用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 (5)首选用于心内膜炎。 抗菌机制 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同时,使细菌的自溶酶活化,最终使细菌发生裂解。 对于繁殖期的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对已合成的细胞壁无影响,故对静止期作用较弱。 对人和动物毒性小,对真菌感染无效。 耐药机制 1、产生水解酶 2、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 3、药物不能到达靶位而耐药 临床用途 1、链球菌感染 Eg: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蜂窝组炎、猩红热 2、肺炎链球菌感染 Eg:敏感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可作为首选药 3、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Eg: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作为首选药,一般宜与磺胺嘧啶合用。但是青霉素G不能清除脑膜炎奈瑟菌的携带状态,所以预防给药无效。 4、钩端螺旋体病和梅毒:治疗首选药,必须早期大剂量 5、放线菌病:治疗首选药,宜大剂量、长疗程 6、其他:白喉、破伤风、炭疽病等,需加用抗毒血清,对抗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7、预防应用:风湿热患者应用长效西林可降低风湿热复发率,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前应用预防感染。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最常见。发生率0.7%—10%,类型:斑丘疹、荨麻疹、发热、支气管痉挛、血清病、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04%—0.04%,死亡率0.001%)。 防治措施:a、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最可行); b、皮肤测试 c、备好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和抢救设备 d、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e、每次用药完毕观察30分钟 f、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