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字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宁字武子。 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 将辟之,为桓温所讽, 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 时以浮虚相扇, 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日“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 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刀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 凝之上言曰: “豫章郡居此州之半。 太守臣宁入参机省, 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私立下舍七 所 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 ?范宁传》,有删节) (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 / 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 / 遂沈思 / 积年为之集解 / 其义精审 / 为世所重 / 既而徐邈复为之注 / 世亦称之 B.初 / 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 / 遂沈思积年 / 为之集解 / 其义精审 / 为世所重 / 既而徐邈复为之注 / 世亦称之 C.初/ 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 / 遂沈思积年 / 为之集解其义 / 精审为世所重 / 既而徐邈复为之注 / 世亦称之 D.初/ 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 / 遂沈思 / 积年为之集解其义 / 精审为世所重 / 既而徐邈复为之注 / 世亦称之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 服。 B.“庠”“序”二者皆为古时候学校的名称,后来“庠”“序”连用,泛指学 校。 C.“五经”指《易》 《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加《论语》为“六经”。 D.“太常”, 官名,秦称“奉常”, 掌宗庙礼仪, 汉取“尊大”意, 改名为“太常”。 (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宁崇尚儒学。范宁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 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B.范宁热心教育。范宁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 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求学之人。 C.范宁正直无私。范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 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D.范宁勤于治学。范宁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 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简丈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②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 【分析】( 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 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 1)B.翻译::当初,范宁因为《春秋谷梁传》没有好的注本,于是深入思考多年,为《春秋谷梁传》做了《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这部书义 理精密详实,被天下人看重。 不久徐邈又为《春秋谷梁传》 做注,世人也很称赞。“积年”是“沉思”的时间,不可断开,排除 AD.“其义精审”主谓短语,不可断开,故选 B。 2) C.六经:《易》《书》《诗》《礼》《春秋》《乐》。 3) C.文中并未提到范宁指斥王国宝。 4)①“为”,做;“辟”征辟; “为 所”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