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物质元素
物质
元素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溶液
浊液
胶体
氧化物
酸、碱、盐
电解质
非电解质
丁达尔现象
电泳
聚沉
(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
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点
(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
(二)教师准备
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的药品及仪器。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六.课时计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3课时
【板书】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引入新课——
联想·质疑(提出问题)
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当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霞光穿过林木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些现象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
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如食盐溶液中的食盐。
2.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如食盐溶液中的水。
3.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几种分散系,并指出分散质和分散剂。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1)溶液: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
(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
(3)胶体: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为溶胶)。
浊液
浊液
100nm
胶体
1nm
溶液
【点评】数轴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数轴将同一类型的不同对象按数量的大小在数轴上进行有序排列,可以使学生建立有序思维。如物质的溶解性(难溶、微溶、易溶)、同种元素的变价化合物均可用数轴进行排列。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实验:先取一个具有双通性质的纸筒(事先在纸筒的下端钻一个小孔,以让光线通过),将纸筒套在盛在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上,再取一只40W的电灯泡,通电后放在纸筒的小孔处,人从纸筒的上端从上往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能同样的办法观察食盐溶液的现象。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电的经验规律——
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乾开关生产线2010.pdf
- 2017高中语文选修第13课项羽本纪学案.doc
- 初二英语unit-1单元周周清.doc
- 2010届高三英语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题2.doc
- 2017鲁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第5单元第12课第一框随堂检测《把握青春-珍爱友谊》随堂练习.doc
- 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doc
- 2011届高考政治必修综合模拟题1.doc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化学实验基础化学计量3及时巩固课堂评价.doc
- 小金井电磁阀181-2150-F10T0-J-10-03-31.pdf
- 高二数学互相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doc
- 高一英语上学期unit4-new-words2.doc
- 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新课标-人教版.doc
-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卷.doc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案1.doc
- 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含答案).doc
-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1.4.ppt
-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北石顶驱dq70bsc操作手册.pdf VIP
- 公务员职业职业规划.pdf VIP
- 反对自由主义 课堂展示.ppt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最感人的红色家书原文.doc VIP
-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 VIP
- 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标准解读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9课 辛亥革命(互动型授课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纸团的家》幼儿园社会活动PPT微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