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申报书——2011CB808900-G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docxVIP

973项目申报书——2011CB808900-G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 )))) ((( ((( )))) )))) 项目名称: 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 首席科学家: 徐义刚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 起止年限: 2011.1 至 2015.8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 通过对二叠纪大规模岩浆作用、 环境记录和生物演化的研究, 揭示地球深部过程、 重大 地质事件与地表环境和生命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地幔柱和地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理 论体系 ,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提供范例。 五年预期目标 : 1、 通过扬子地块西缘和塔里木地块及其周边火山喷发前后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对比,石炭 二叠纪重大地质事件的年代学、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为该区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地质 构造背景提供制约; 2、 揭示二叠纪大规模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深部动力学, 对塔里木二叠纪玄武岩是否 是我国另一个大火山岩省给予明确的答案; 3、 通过扬子地块西缘被动源远震观测及层析成象分析工作, 查明研究区的深部结构和地幔 柱活动遗迹,揭示深部结构与溢流玄武岩空间展布之间的关系; 4、 完成攀西裂谷带人工源地震观测, 获得横穿地幔柱活动区的地壳精细结构, 计算岩浆产 出量; 5、 分析侵入岩与喷出岩之间的时空和成因关系, 研究地幔柱岩浆上升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 及对岩浆分异演化和成矿作用的影响; 6、 研究地幔柱与岩石圈的动力相互作用,阐明其对大火成岩省多样性的控制; 7、 揭示二叠纪环境变化的生命和地质记录, 阐明地表环境变化与大规模火山作用之间的耦 合和相互作用机理; 8、 综合对比全球二叠纪三个火成岩省(峨眉山、 塔里木和西伯利亚) ,揭示三者之间的时 空联系并建立晚二叠纪全球地幔柱活动模式; 9、 阐明地幔柱影响地表系统的主要方式和作用机理, 初步建立二叠纪地幔柱活动和地表系 统演变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以上预计的研究成果将以 70~80 篇论文发表在 SCI 刊物上,同时造就一批活跃于国际 地学舞台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若干创新研究群体,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 20~30 人。 (((( 三、研究方案 1、学术思路 本项目着眼于扬子地块西缘和塔里木地块及其周边地区,抓住两个关键地质作用过程 (①二叠纪大规模岩浆活动、②二叠纪生命环境演变趋势) ,瞄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①二 叠纪地幔柱活动的证据、 方式和过程;②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晚二叠生物大灭绝的联系的证据 和机制;③二叠纪大规模岩浆与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及其关键控制因素) ,揭示二叠纪大规模 岩浆喷发的深部动力学控制因素及其环境 -生命响应的机理,建立地球深部过程、重大地质 事件与地表环境和生命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新理论和新模式。 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包括理论和实验模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 化学、岩石学、矿床学和地层古生物等多个学科交叉和融合。 多技术联合应用、系统对比研 究和综合集成等研究途径是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关键。 图2项目设计和研究思路示意图 总体的研究方案分为两个层次(见图 2),第一个层次的研究分别涉及地球深部和地表 过程两个系统上,一方面通过对二叠纪岩浆作用的研究以及岩浆活动区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 的探测,探讨二叠纪深部地质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二叠纪古生物地层和古环境 恢复的研究,揭示当时地球环境变化和生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第二个层次则是要在第一个 )))) ((( ((( )))) )))) ((( ((( )))) )))) 层次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剖析地球深部和地表过程两个系统之间在时间、 空间上的相互联系 和作用机制,揭示地球系统的整体运作功能。 2、技术途径及创新性 ( 1)采用野外构造岩相填图、构造-沉积建造分析等技术方法,通过石炭 - 二叠纪中国 西部、扬子西部古特提斯洋演化、消减过程和其后劳亚大陆的拼合、 Pangea 超大陆的裂解 为线索, 剖析和恢复大规模岩浆活动前、 岩浆的喷发及其巨量火山岩喷发后地壳层次的变形 作用,对所属区块的古构造几何形态和运动学进行划分和复原; 采用精细的不同尺度构造精 细研究, 确定各块体间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和走滑带, 进一步限定各主要的造山带及块体的构 造属性,为确定大火山岩省的形成背景提供地质制约。 (2)采用锆石 U-Pb 原位定年法、 40Ar/39Ar 法、含 Re 岩石矿石 Re-Os 法等同位素测 年技术,进行成岩、成矿和变形事件的精确定年,建立研究区精确的构造 -岩浆作用的时间 序列。采用单颗粒锆石的 U-Pb 定年,确定 P2-P3 的界线年龄,勾画生物衰退的时间曲线, 为探讨火山作用和生物灭绝提供基础性资料。 ( 3)采用岩石探针、 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和同位素示踪 ( Sm-Nd ,Lu-Hf ,Pb-Pb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