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起源、风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节起源、风俗 端午节又称作: 端五 端阳 端的意思是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月为午月,五日并称为午日 。 端午节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通常来源于楚人纪念屈原五月五日投汨 (mi)罗江的故事。每年到了这个日子人们就会用竹筒贮米,投入水中用以祭扫。 到了汉代, 某日有人白天看见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的人说大家常常来祭扫很好, 只是投入的东西常常被汨罗江的蛟龙抢窃。如果你们今年再来祭扫时就用楝树叶绑着然后用五色丝扎着, 这两样东西都是蛟龙害怕的 ....自此以后人们便改用楝 (lian)树叶和五色 丝做成粽子来纪念了屈原了, 还有一些书上记载着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年越王勾践或者伍子胥的,我们就不去细究了。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沿袭几千年并传承下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定起源于最基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因他们赖以生存的劳作而产生,又因他们与自然界的不断交流所得出的生活经验和精神需要而传承下来, 反之如果是从贵族的传统礼仪中搜索是无论如何也 传承不下去的, 马路上随便拖一个人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红楼梦大观园里那道茄子菜的制作方法的。 端午节也是这样,其节日的实质原因是因为时至五月 (这里所至五月一定是以阴历为纪年方式的)也就是相当于阳历六月底到七月初的这个阶 段,天气渐热, 各种细菌的滋生也到了最旺盛的时期,我想古代时的人们发现了每到这个时节可能各种疾病开始侵袭人类的规律, 人们也发现了一些蚊虫有传播疾病的危害性, 在人类还无法很好的治疗和控 制那些疾病时就只能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了。 《夏小正》记载端午这一天要蓄采众药、以扫除毒气《徐汉书 .礼仪志》即在“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至于吃粽子,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以菰( gu)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 shu),以像阴阳相包裹不分离”其意就是阴阳相平衡,这样就不容易生病。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一些风俗就是划龙舟(竞渡) 、饮用雄黄酒、门上悬菖蒲、艾草等物。由此看来这个节日就是个以 “防疫”之节,无论什么活动都是为了驱病虫求健康而设立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没有人再需要用菖蒲和艾草来驱赶蚊 虫了,这个节日倒是多了一个新内涵就是让现代人有必要在这个节日 里想到去看望父母、 朋友以此来增添维经济时代的亲情感, 同时眼花 缭乱的粽子产品也为商家、为物流事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交换条件。 传统节日中内涵演变之趣意也尽数表达在其中了, 不过,吃粽子时屈原还是应该去想一想的。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