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VIP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泗州先春亭记 欧阳修 景祐二年 秋,清河张侯 ① 以殿中丞来守泗土。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 .... “暴莫大于淮” 。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旧而广之。度为万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 万五千。泗之民曰: “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 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 ”相与出米一千三百石以食役。堤成,高三十五尺,土 实石坚,捍暴备灾,可久而不坏。 既,曰:“泗,四达之州也, 宾客 之至者有礼。 ”于是, 因前蒋侯堂之亭新之, 为劳饯之所, .. 曰“思邵亭”。且推其美于前人,而志后人之思也。又曰: “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于此。 ” 于是治常丰仓西门二夹室,一以视出纳,曰某亭;一以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 。然后曰:“吾 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之东城上,为先春亭,以临淮水,而望西山。 是岁秋,予贬彝陵,过泗上,于是知张侯之善政也。昔周单子聘楚而过陈,见其道秽而 川泽不陂梁 ② ,梁客至不授馆,羁旅无所寓,遂知其必亡。盖城郭、道路、宾客寄寓,皆三代 .. 为政之法,而《周官》尤谨著之,以为御备。今张侯之作守也,先民之备灾,而及于宾客入 来,然后私自休焉。故曰知为政也。 先时,岁大水,州几溺。前司员外郎 张夏守是州,筑堤以御之。今所谓因其旧者是也, ... 是役也,堤为大。予记其大者详焉。 【注】①侯:旧时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②陂梁:防水的小堤、小桥。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然人出于州 / 兵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是 / 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 享大利 / 不可 B. 然人出于州 / 兵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 / 是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 享大利 / 不可 C. 然人出于州兵 / 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 / 是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 享大利 / 不可 D. 然人出于州兵 / 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是 / 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 享大利 / 不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景祐二年,是用年号纪年。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 宾客,即门客。古代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专门招收的人才,又称门下客、食客。 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之治被儒家当作理想社会模式的典范。 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先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为各司之次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张侯是清河人,他以殿中丞身份来泗州做太守。他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治理淮河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张侯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堤防加固拓展。工程浩大,耗费众多,但质量优良,可以长期发挥效用。 先春亭是泗州官署,位于泗州东城,是州官办公休憩之所。邻水望山,风景秀丽,透露出张侯的胸襟不俗。 泗州曾遭遇洪水灾害,差点儿全城淹没。张夏主管该州时,筑堤防护,未雨绸缪,实在 是三代以来的善政。 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 分) ⑴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 “暴莫大于淮” 。(4 分) ⑵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4 分) ⑶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 而议事每不合 ,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答司马谏议书》 )(3 分) 阅读答案: (3分)C (3 分) B 文中的“宾客”指客人。 (3 分) D 未雨绸缪的是本文主人公张侯,不是张夏。 (11 分) ⑴( 4 分)(张侯)一到任,便问百姓平时担忧的是什么,并打算治理其中最凶恶的。 民们)回答说: “凶恶没有比淮河更厉害的。 ”(“病”“暴”各 1 分,省略句式 子大意 1 分)  (州 1 分,句 ⑵( 4 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 的泉水,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定语后置 1 分,“上”“下” 1 分,“一” 1 分,句子大意 分) ⑶( 3 分)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 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每句 1 分) 参考译文: 宋仁宗景佑二年秋天,清河县一位姓张的君侯,以殿中丞的身份来任泗州太守。张侯一 到任,便问百姓平时担忧的是什么,并打算治理其中最凶恶的。州民们回答说: “凶恶没有比 淮河更厉害的。 ”第二年春天,就修筑州城的外堤,利用它原有的旧堤加高、加厚。度量堤长 有一万九千二百尺,用人工八万五千个。泗州的老百姓说: “这使我们受益啊,而且是大工程 啊。但人力出于州中的军队,而筑堤的石料来自南山。做这样大的工程,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