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考试卷试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水》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人的认识受空旬限制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2、《秋水》一文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作喻来说 说明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D.人的认识受知天素质限制 3、下列文章中,批判仲尼的认识有限的是 《季氏将伐颛臾》 《赵威后问齐使》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4、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 门,而仁义存焉”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孔子 孟子 C.庄子 D.荀子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仔尼来证明人的认 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 例证法 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 是 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 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 有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似晷空之在大泽 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仁人之所忧,任土之所劳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2、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有限这一观点的有 河伯在见到北海若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C.中国之在海内,似稀米之在大仓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3、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 舍本逐末 井底之蛙 C.祸起萧墙 D.功亏一篑 望洋兴叹 4、《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 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驳论法 5、《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排比 比喻 C.反诘 D.对比 夸张 6、下列作品中,写到大海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的是 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庄周《秋水》 C.李白《行路难》(其一) D.高尔基《海燕之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7、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质的有 《寡人之于国也》 《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论毅力》 《谏逐客书》三、名词解释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者崖之间,不辩牛马 答案:时:灌:溪:渚崖: 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答案:东面: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答案:旋:望洋: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全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 方之家 答案:子:穷:殆:长: 5、井蛙不可以 于海者,拘于卓也答案:以:虚: 6、方存乎 少,又奚以自多答案:方: 少:奚以:自多: 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 之所通,人 一焉答案:卒: 8、仁人之所 ,任土之所 ,尽此矣答案:尽此矣: 9、我 少仲尼之 而 伯夷之支者答案:少仲尼之 : 四、 答 1、秋水 至,百川灌河, 流之大,两溪渚崖之 ,不 牛 。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 尽在己。 流而 行, 至于 北海, 面而 ,不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 ?? (1)概括 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 明它的直接作用。 (2)庄子展示 两种景象以及河伯 度的 ,主要是想,暗 示怎 的哲学道理? (3)写出 里所包孕的一个成 。 答案:所包孕的成 : 2、井蛙不可以 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 于道者, 于 也;曲士不可以 于道者,束于教也。 (1)概括 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 次的大意。 (2) 明 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里采用了什么 方法? (4)写出 里所包孕的一个成 。 年考 真 1、( 2008. 4,单选 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 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 2007,l0 ,单选 1)《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眼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 这种论证方法是 演绎法和例证法 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类比法和演绎法 3、( 2008. 10,多选 21)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 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4、( 2008. 4,多选 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 的有 庄子《秋水》(节选) 梁启超《论毅力》 C.胡适《容忍与自由》 D.钱钟书《吃饭》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5、(2008. 10,词语解释 26)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答案: 轻: 6、( 2008. 4,词语

文档评论(0)

158****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