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方言语汇与民俗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台州市方言语汇与民俗研究 内容摘要:仙居、临海和玉环为台州市下辖的三个县,从古至今经历了千年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与民风民俗。本文将语言学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对台州三地的民俗展开调查,收集相关民俗事物和方言语汇,总结独具台州特色的节日、习俗命名、时空表达等各方面的方言表达,由方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蕴含,该研究有利于台州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台州 方言语汇 民俗 一.台州概况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处中国海岸带中段,依山傍海,岛屿诸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台州历史悠久,《台州府志·序》中记载着“吾台古称荒域,僻处海滨,三代之时,人物无闻;汉晋以来,标有间见”的相关内容,说明台州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的历史,侧面反映台州文化根基之深。台州民风淳厚,学风兴盛,风景秀丽,名胜坐落,被称为著名的文化之邦。仙居、临海和玉环都属于台州市下辖的县市区,在方言使用及民间习俗上有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二.台州方言 台州方言约形成于秦汉间,属于吴语,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音,因此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普通话差别较大。所谓“十里不同音”,各个县市之间的方言有着较大差异。台州方言使用范围包括临海、三门、仙居、黄岩、椒江、玉环等,本文的台州方言主要是以台州市下辖的9个县市区为主,着重对仙居、临海、玉环进行对比研究。 1.仙居方言 仙居方言属于吴方言语系,但仙居地形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村落之间相距较远,在使用语言时需要进行呼喊进行交流,所以仙居方言的一大语音特点就是洪亮铿锵。仙居方言较大地保存吴方言的入声韵,古音浓重,急促有力。 在岁时的叫法上,早晨叫做“五更”,上午叫做“午前”,中午叫“午时”,下午叫做“午后”。明天则叫做“明朝”,“朝”发第一声,有時叫做“间或”,在这两个词上可以看出仙居方言中保存了一些文言古语的用法。 在人称上,仙居方言中将小孩子称作“小佬人”,成年人则与之对应叫做“大佬人”,男孩子则叫做“小细佬”,年长的老者在仙居话里叫做“老倌”。从中可以看出,“佬”“倌”这两个词在仙居方言中表示对人的称呼。“老师头”是仙居人对师傅的称谓;人们管徒弟叫“小老师”,可见这个称谓里包含着对手艺人的尊敬,在仙居人民眼中,学会一门可以谋生的手艺是很了不起的,肯开班收徒的手艺人是值得敬重的。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仙居人民也创造了一系列俗语和谚语。如“做人家”意为腼腆、节约,“白眼叮咚”意为傻了眼,“两头尖杠”意为挑拨离间,“头套剃头碰着满面胡”则是“初次办事就遇到棘手问题”的意思。这些俗语中,有一部分带有及其浓厚的方言色彩,但也有一部分看文字可以大概猜到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仙居谚语的储备量也十分丰富,其中以生产生活谚语为主。如:夏东风,井底空;春东风,雨祖宗。雨落早五更,雨伞勿用撑。吃过端午粽,冬衣远远送。还有一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劝学。如:翻屋趁天晴,读书趁年轻。要饱五更饱,要好从小好。 2.临海方言 临海方言属于吴语台州片中的临三小片,是台州片的主要代表,约形成于秦汉年间。由于地靠海边,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音,在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和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通过研究临海方言,可以深入了解到较早时期的吴越古汉语方面的知识。 临海方言内部有区别,分为上乡腔和下乡腔,市区、大石、张家渡、双港、白水洋等西部区说上乡腔,口音较生硬;杜桥、桃渚、涌泉、上盘、小芝等东部区说下乡腔,口音更为柔软。比如说各地在称谓上有所不同。对于母亲的称呼,上乡腔大都叫“姆妈”或“阿姆”,下乡腔中也有这样称呼,但更多是叫“阿姨”。与普通话理解中的“阿姨”不同,在临海方言中,往往将姨母称“娘姨”,妻的姐妹称“姨”,与称母亲的“阿姨”不相混杂。 此外,临海方言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结构关系,名词可以置于动词前面。例如:“—介呒吃?—扁食吃。”意思是:—吃什么?—吃扁食。这样的句式虽然不符合所学的普通话规范,但却是地方历史文化发展形成的特殊简化句式。另外,临海方言有自己独特的副词运用。例如:蛮好、佑好(很好)、好得猛(好得很)等,很有特色。副词“蛮“猛”等都是浙江吴语独有的;“佑”是临海特有的。由此可见,临海话的副词应用不但集吴语之长,而且有自身的特点。 还有一些比较常用的口头语。“死该”“隆”等都是厉害的意思;“的”,意思是好的,还可以将这个词重复连读三次来强调特别同意:“的的的”。如果你想问别人“好吗”,也可以问“的喂”。再比如说 “母高”,含义比较广泛,既可以用于表示同意,还表示“没关系”。“弗个”则表示不赞同。 3.玉环方言 地处台州南部的玉环方言主要划分为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