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局(站)交流配电系统防雷措施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措施 在电力电缆馈电至交流配电屏之前约12m处 防雷装置的维护 防雷装置的维护 周期性维护 日常性维护 周期性维护的周期为一年,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日常性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对防雷装置应随时进行目测检查。 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有脱焊、松动和锈蚀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在断接卡或接地测试点处,应进行电气连续性测量。 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网、线)、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情况及机械损伤,包括由雷击放电所造成的损伤情况。若有损伤,应及时修;复当锈蚀部位超过截面的三分之一时,应更换。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若测试值大于规定值,应检查接地装置和土壤条件,找出变化原因,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和设备(金属外壳、机架)等电位连接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连接处松动或断路,应及时修复。 检查各类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有无接触不良、漏电流是否过大、发热、绝缘是否良好、积尘是否过多等,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防雷装置的维护 谢 谢! 退耦元件:为实现多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应在SPD之间的线路上串接适当的电阻或电感元件,这些电阻或电感元件称为退耦元件。 1.英文:Refund coupling components 2.定义:为实现多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应在SPD之间的线路上串接适当的电阻或电感元件,这些电阻或电感元件称为退耦元件。 3.条件:在被保护线路中并联接入多级SPD时,当电压开关型SPD和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或限压型SPD之间的距离小于5m时。 4.选用规格:信息系统选用阻性元件,电力系统选用感性元件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技术专业 通信机房运行维护 防雷系统 知识内容 1、雷电基本概念 2、防雷系统 机房防雷措施 主要内容 重难点 雷电的产生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电源设备对浪涌高脉冲承受能力和耐噪声能力不断下降,使电力线路或电源设备受雷电过电压冲击的事故常有发生,目前通信系统的防雷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当不同电荷的积云靠近时,或带电积云对大地的静电感应而产生异性电荷时,宇宙间将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这种现象称为雷电。 雷电参数 雷暴日 年平均雷暴日数是衡量一个地区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的一个参数。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一次或一次以上)就称为一个雷暴日。雷暴日通常用“Td”表示。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20天的地区;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40天的地区;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41~60天的地区;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的地区。 上海为 28.4 属于中雷区 例如较常见的8/20μs模拟雷电流波形(在很多避雷元件上均标有8/20μs或10/350μs等),指该雷电流波形为T1=8μs±20%,T2=20μs±20%的典型雷电流。 雷电流 波前时间T1:由视在原点01到E点(=1.25T处)的时间间隔; 雷电流:雷电流幅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其典型值为18kA,变化范围为2~300kA。 半峰值时间T2:由视在原点O1到电流峰值,然后再下降到峰值一半处的时间间隔 雷电参数 雷击分为两种形式:即感应雷与直击雷。 感应雷是指附近发生雷击时设备或线路产生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所产生的雷击; 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线路,造成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击中的物体泄放入地。 雷电分类 过电压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出现超过正常工作要求的电压升高。在电力系统中,按照过电压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内部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两大类。 (1) 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又称操作过电压),指供配电系统内部由于开关操作、参数不利组合、单相接地等原因,使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突然改变,从而在其过渡过程中引起的过电压。 过电压 (2)雷电过电压又称大气过电压或外部过电压,是指雷云放电现象在电力网中引起的过电压。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 直击雷的危害 巨大的冲击电流形成瞬态过电压波,击穿设备绝缘层,造成物体炸裂,导体熔毁。 部分雷电流通过接地系统进入电缆形成瞬态过电压,使电子设备损坏。 感应雷的危害 由于雷电流的反击和电磁耦合,在通信线路、信号控制线路、射频传输线路形成瞬态过电压,并以流动波的形式沿线路传播,侵袭电子设备。 雷电的入侵途径 雷电可以通过通信铁塔、天馈线、电力电源线、进出局信号线、光缆、空间电磁场感应等进入通信局(站),对通信设备造成破坏。 抗: 泄: 使用避雷装置,把雷电引向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铁道概论 CTCS等级CTCS2系统介绍 6-5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pptx
- 铁道概论 轨道组成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 2-4 初识轨道.pptx
- 铁道概论 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223 隧道工程.ppt
- 铁道概论 任务二 认知铁路货物运输组织 2-2 认知铁路货物运输组织.pptx
- 铁道概论 铁道概论 铁路运输组织.ppt
- 铁路客运组织(xa) 任务4旅行变更办理 2.4 旅行变更实例.ppt
- 铁路路基与轨道工程 路基边坡防护 12-02-02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防护.pptx
- 铁路路基与轨道工程 重力式挡土墙 13-03-02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pptx
- 铁路桥隧监测与养护 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检测 拱式桥上部结构检查.ppt
- 铁路调车工作 机车车辆 1.3机车车辆(选修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