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第二节化学沉淀与酸碱中和;3.分类
(1)氢氧化物沉淀法
原理:
影响:PH值
应用:
(2)硫化物沉淀法
(3)钡盐沉淀法
(4)碳酸盐沉淀
(5)卤化物沉淀法
(6)硬水的软化
石灰软化
石灰-苏打软化
石灰-石膏软化
;二、酸碱 中和处理法;(一)酸碱废水相互中和
(二)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1.药剂中和法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质的酸性废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中和药剂利用率高。
主要的药剂:
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
此外,作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用碱性废渣、废液作为中和剂,如电石渣液、废碱液等。
最常用的是石灰(CaO)。 中和方式:
干法中和湿法中和:
;2.过滤中和:
过滤中和是指使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
适用于含酸浓度不大于2–3g/L,并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当废水含大量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盐和其他毒物时,不宜采用。
常用滤料:
石灰石(CaCO3)、白云石、大理石等,一般最常用的是石灰石。 滤料的选择原则:
滤料的选择与废水中含何种酸和含酸浓度密切相关。以处理含硫酸废水为例。
当采用石灰石为滤料时,硫酸浓度不应超过1-2g/L,否则就会生成硫酸钙外壳,使中和反应终止。
过滤中和均产生CO2,CO2溶于水即为碳酸,使出水pH值在5左右,需用曝气或吹脱的方法脱掉CO2,提高pH值。
;(三)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利用酸性废水中和;
加酸中和;
利用烟道气进行中和。
烟道气中的CO2含量可高达24%,此外有时还含有SO2和H2S,故可用来中和碱性废水。
用烟道气中和碱性废水一般在喷淋塔中进行。
;第三节氧化还原法;(2)消除或减少污水中的色度和气味:脱色和味
(3)氧化金属离子
(4)氧化氰化物成为无毒产物
2.水消毒及折点加氯原理
消毒过程:
①消毒剂达到微生物体表
②渗入细胞壁
③与特定的酶发生反映,破坏其活性,中断细胞的代谢过程
Cl2 + H2O ? HClO + H+ + Cl-
HClO? H+ + ClO-
pH越低,消毒作用越强
; 氯氨消毒:
NH3 + HClO ? NH2Cl + H2O
NH2Cl + HClO ? NHCl2 + H2O
NHCl2 + HClO ? NCl3 + H2O
其比例与pH有关:
pH9,一氯胺占优势
pH为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胺
pH4.5 三氯胺
;对于饮用水:
滤前:1.0~2.0 mg/L 滤后: 0.5~1.0 mg/L
?一级处理投氯: 30~50 mg/L?二级处理投氯: 15~25 mg/L 余氯2~5 mg/L????医院废水投氯: 50 mg/L 余氯2 mg/L????氯消毒应用时间较长,作用稳定,同时可去除氨氮50%、悬浮物80%以上,溶解氧由2 mg/L增加至7 mg/L ;3.其他氯消毒剂
(1)漂白粉
(2)二氧化氯
(3)次氯酸钠消毒
(二)碱性氯化法-含氰污水处理
;(三)空气氧化法
空气氧化脱硫
(四)臭氧氧化法
二、还原法
(一)亚硫酸氢钠法
(二)金属还原法;三、电解处理
(一)原理
(二)电解法应用
含铬废水处理:六价铬变为三价铬在用碱沉淀。;第四节化学混凝Chemical coagulation;一、混凝机理
(一)混凝有关基本概念
混凝剂与助凝剂凝聚、絮凝和混凝这三个词常引起混淆。
凝聚是指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脱稳的过程;
絮凝则指胶体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架桥作用聚结成大粒絮体的过程;
混凝则包括凝聚与絮凝两种过程。
凝聚是瞬时的,所需的时间是将化学药剂扩散到全部水中的时间。
絮凝则与凝聚作用不同,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让絮体长大,但在一般情况下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混凝剂:一般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
助凝剂: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某类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药剂称为助凝剂。
;(二)胶体特点及稳定性
1.胶体的特点
粒径小,一般直径为10-3-10-8mm
2.胶体及稳定性的原因
(1)布朗运动,颗粒在废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2) 带电,同类胶体微粒带有同性电荷。
(3)水化膜,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微粒周围,形成水化膜。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模型;(三)混凝机理
1.胶体的脱稳机理-双电层作用机理
通过投加电解质压缩扩散层以导致微粒间相互聚结的作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