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航天人比世界同行年轻15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航天人比世界同行年轻 15 岁 中国航天人比世界同行平均年轻 15 岁 80 后当中坚 2012 年 06 月 18 日10:47 央视《新 闻调查》 【采访人物】 牟宇 30 岁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柳宁 32 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总体主任设计师 黄震 30 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吕新广 34 岁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主任设计师 杨宏 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 天宫一号技术负 责人 余梦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尚腾 25 岁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冯昊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副主任设计师 【正文】 解说:这是中国人越来越熟悉的电视画面——酒泉卫 星发射现场,发射架上矗立着一次次变换名称,即将飞向太 空的火箭和飞船在静静等候着属于它们的那个精确到分秒 的时刻。 远在 1700 公里外的北京航天城指挥中心的工程师们, 不时扫一眼大屏幕,同步倒计时的还有他们复杂的心情。 牟宇:一直就是紧盯着屏幕,没有任何的放松。 黄震:每个人手心里肯定全都是汗,特别特别紧张,我 觉得,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形容这个紧张的程度。 同期:5 4 3 2 1,点火。起飞,程序转弯。 解说:倒计时,这是人类探索太空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要 举行的仪式,在发射这一刻所有人的心情,随腾空而起的火 箭揪成一团。 仅仅 600 秒之后,箭船分离的那一刻强烈的成就感扑面 而来。 吕新广:发射的时候,最后看着它轰轰上天,那种感觉 非常好。 冯昊:反正我看了那个火箭,就是稳稳地飞起来的时候, 我就一直在默默地流泪。 牟宇:那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记者:在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我注 意到这样一项数据,在载人航天领域,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 才只有 31 岁。那么这些年轻人在这次交会对接任务中,主 要担任什么样的工作呢?他们对中国航天事业会带来怎么 样的改变?未来他们能否承担起航天事业交到他们手中的 重任呢? 解说:许多人惊异于指挥大厅里这些青春的面孔,因为 在记忆里,人们很容易把飞天和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的形象 划上等号。 事实上目前我国航天系统已经形成 60 后唱主角、70 后 挑大梁、80 后当中坚的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航天人比世 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 15 岁左右。 杨宏:我记得在国外航天团体来跟我们进行技术交流的 时候,我觉得羡慕我们最多的是我们中国航天有一支年轻的 设计师队伍,这个是真正的中国航天的希望之所在。 记者:这里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被认为是中国 航天的发祥地,钱学森老先生就是这里的第一任院长,中国 现在有 12 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其中 10 种型号都是在这里设 计制造的,本次担任神九发射任务的改进型长 2F 火箭也是 在这里设计生产的。 解说:今年 30 岁的牟宇就在这座大院里上班,1982 年 出生的他,有一个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的头衔——中国运 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通俗地讲,就是 负责火箭总体设计的二号人物。 记者:你做的总体设计它具体是做什么? 牟宇:我就是提出电气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整个火箭所 有的电气系统的设计、布局,包括那些方案的选择,这一块 都是由我们来牵头。 解说:也就是说火箭内部所有带电的部分都由牟宇和他 带领的团队来设计完成。从高中、大学再到参加工作,牟宇 的人生履历漂亮得让人羡慕。2000 年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 行器设计专业,四年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本校直接攻 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从事改进型长 2F 运载火箭电气总体 设计工作,并参与去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发射任务。 牟宇:大家可能都意识到你从事的是一项关乎整个国家, 就是航天的一种命运的行业,而且航天是论成败的,飞行失 败对于航天工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挫折。 记者:只有成功或者失败,没有中间状态? 牟宇:对。 解说:今年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