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思考
目录
TOC \o 1-2 \h \u 24374 第一章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2
20140 1.1“走出去”战略的含义 2
8340 1.2“走出去”战略的层次 2
27181 第二章 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特点 3
11999 2.1步伐相对更稳健、趋理性 3
7684 2.2对外投资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并购金额呈下降趋势 3
29655 2.3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4
14279 2.4商业动机 4
20009 2.5金融支持体系的日趋完善 5
3357 第三章 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
4073 3.1地缘政治风险总体或将呈上升趋势 6
14019 3.2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累积,多数国家债务风险加剧 6
10729 3.3处理风险能力差,尤其缺乏应对他国法律合规体系风险的能力 6
30987 3.4技术研发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不足 6
13017 3.5缺乏科学沟通机制,文化融合既是难点也是痛点 7
27901 3.6国际化人才欠缺 8
12372 第四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选择 9
22458 4.1“落地生根”模式 9
31031 4.2“凿壁借光”模式 9
18909 4.3“借水行舟”模式 9
1033 4.4“战略资源获取”模式 9
12001 4.5“产业链集群”模式 9
18738 4.6“互联网应用复制”模式 9
29923 4.7“迂回战术”模式 10
24658 4.8“蚂蚁搬家”模式 10
30514 4.9“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模式 10
30974 4.10“股权投资”模式 10
27267 第五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及建议 11
4774 5.1建立新型战略格局,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链规划与合作水平 11
16340 5.2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11
13433 5.2.1国际化人才需要分层级、有侧重地进行培养 11
23348 5.2.2融国际化人才培养于一朝一夕 11
11635 5.2.3国际化人才培养持续投入使之形成制度保障 11
9746 5.3有条不紊地布局和应对法律合规层面的挑战 12
26125 5.3.1合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持续推进 12
196 5.3.2警惕和防范西方强国动用合规武器扼杀我国“走出去”企业 12
22555 5.3增强企业自主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加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全球范围内的保护 13
30037 5.3.1增强企业自主科技研发创新能力 13
9944 5.3.2注重品牌建设,才能增强“走出去”企业的发展韧性 13
24046 5.4加强本土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新形象 13
24636 5.4.1树立多元文化包容意识 14
847 5.4.2对标国际领先企业实践 14
31242 5.4.3让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对话的工具 14
7214 5.5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 14
28725 5.6“走出去”政策、制度、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14
7290 5.6.1加快推进重大经贸谈判,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制度和利益安全保障支持 14
22415 5.6.2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15
31700 5.6.3完善金融、保险、税收各项政策和惠企暖企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15
3814 5.7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探索规避SWIFT体系进行国际结算的方法 15
第一章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1.1“走出去”战略的含义
“走出去”战略顾名思义就是国际化、全球化或跨国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外工程、管理或服务承包、对外技术或劳务合作等跨国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开辟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道路的战略。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囊括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管理、劳动力输出以及中国企业本身迈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到海外投资办厂,承包工程项目,参与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等,开展竞争与合作。
现阶段的中国既非“资金饱和型”的鼎盛国家,又非“技术创新型”的传统国家,“走出去”战略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沉下心来,辨清形势,量体裁衣,取长补短,选择走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走出去”与“引进来”其实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核心。通过这几十年的沉淀,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中国企业 “走出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