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宴会雅集中魏晋文人风度的迁流-大学语文论文
魏晋宴会雅集中魏晋文人风度的迁流
李 怡
摘 要:魏晋风度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认为魏晋名士经常性的宴饮集会、赋诗吟咏也体现了名士风流,自邺下风流,经金谷雅集至兰亭雅集,既表现了魏晋名士整体的风流,也可见其迁流演变。
关键词 :魏晋 雅集 风流 迁流
魏晋人士有一种迥异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人们称之为“魏晋风度”。迄今为止,大批著名学者从哲学、美学、文学、史学等各个角度对魏晋风度提出自己的见解。魏晋风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指魏晋士人饮酒服药、长啸谈玄的名士做派中体现出来的风流自赏、形神超越的独特人生模式,又包括魏晋文章、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清峻通脱、华丽玄湛的诗学美学特征等。魏晋人士雅好集会宴饮,他们常常在湖光山色间曲水流觞、诗酒酬唱,或者于高门宴席上觥筹交错、丝竹娱心,留下了许多美妙诗文。在笔者看来,这也透露出魏晋文人的特异风度。
一、邺下风流
建安时代,曹操及曹丕、曹植兄弟经常在邺城与文人骚客相聚宴饮、诗酒竞豪。邺城一直是曹魏集团的活动中心,宫殿建筑巍峨壮观,苑囿佳木葱笼苍翠,川流湖泽清碧澄澈。这给文人们创造了饮酒赋诗的适意场所。著名的西园之游和南皮之游等聚会中,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宴游诗赋,出现了“五言腾踊”的繁荣局面,被后人称为“邺下风流”。
刘勰在论及建安文学时曾云:“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段话不仅形象地反映了文人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新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也揭示了他们的审美价值和心态,并在艺术上呈现出辞采华茂的特点,将我国文情并茂的抒情诗歌推向新的阶段。如曹植《公宴》: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奴接丹毅,轻擎随风移。飘飘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这首诗给我们勾画了一幅邺下文人夜游图。从“乘辈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可以看出他们出游的仪仗是那么盛大,那么热闹!当然,这首诗的重点还在于描写西园优美的夜色和文人们身处其间的那种怡然自得、悠闲自在的愉悦心情。同时,这首诗歌还透露出邺下文人集团内部领袖和成员之间那种相得甚欢、亲密无间的感情。
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更是对当时邺下文人间和乐融洽的关系有生动的描述: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可以看出在当时,是没有所谓的尊卑界限、争权夺利和文人相轻的,有的只是高昂的诗情、祥和的气氛、亲密的友谊和热烈的场面。
这些游宴诗赋无不在告诉我们当时的文学活动盛况。当时的文人意气豪迈,能共享游宴之乐、声色之欢,体现出邺下诗人通脱、开放的文化心态。他们不再写那些忧时伤世之作,而将题材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宴、游览等生活情节无不被诗人写入诗中。这些诗,或激昂,或委婉,或清丽,或淡雅,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渲染了当时动荡不安而又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腾发出骏爽之气。这被古人称之为“建安正格”,同时这也是邺下诗歌的特点。
二、金谷雅集
提到金谷雅集,就不得不提到“金谷二十四友”。“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晋时期的一个文学政治团体。他们依附于鲁国公贾谧,其中比较著名的成员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即潘岳),“闻鸡起舞”的刘琨,“洛阳纸贵”的左思,“东南之宝”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兄弟,“与皇帝的舅舅斗富获胜”的石崇等。他们经常聚集在石崇的别墅金谷园中,谈论文学,吟诗作赋,所以被人称为“金谷二十四友”。这些人富有文才,是当时文学的代表,西晋一朝的文化精神和文学风貌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的文学活动“金谷雅集”是西晋文学繁荣的象征。
由于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文人期望的是保身求名,满足物欲,从中寻求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他们的文章表现的皆是“以恩爱相接,天理人伦,燕婉娱心,荣华悦志,服想滋味,以宣五情,纳御声色,以达性气,此天理自然,人之所宜,三王所不易也”的快乐。
如石崇的《金谷诗序》曰: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