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山的水田园诗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及其田园诗 陶渊明(365-421) 中國一 圈 2○ 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与思想性格 陶渊明一生走过三个时期 e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c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 c中晚年的隐居时期。 1、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e出身、家境。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e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e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辗转出仕时期 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ca394年,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 主薄,不就。 c398年,33岁,入桓玄幕府;隆安五年(401) 冬,归家居母丧。 c404年,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2405年,40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 2405年8月,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 辞归 《晋书陶港传》 “以亲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少 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 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 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 见之,潜叹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 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3、隐居终老时期 躬耕田园的隐者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 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c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 生 (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是受儒、道两 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 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 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 精神支柱 道家思想使他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 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 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 现出真率的态度。 《晋书陶潜传》:陶潜“性不解音,而蓄 无弦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 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宋书隐逸传》:“取头上葛巾漉酒,毕, 还复著之。”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