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结构层次 ? 此诗可按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分为三层: ? 第一层从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前, 交代梦游对象是天姥山,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奇 高峻。 ? 第二层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 如麻”,写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过程,叙写了游 踪所至及所见自然景象和仙境。 ? 第三层从“忽魂悸以魄动”至最后,写梦醒之 后的感慨,表述自己的志向与品格,揭示了全 诗的主旨。 3 .主要艺术特点 ? ( 1 )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 主要采用了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异 彩纷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梦前 ? 开头先以传说导入,是虚写,然后用夸 张、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天姥山,是实写, 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的神奇伟壮, 暗含赞美和向往之情。 梦境描写 ? 中间梦境的描写全用幻笔来写游景与游仙, 或超然自得、飘逸洒脱,或瑰丽神奇、变幻 多姿,幻化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梦游图。 梦境之一 ? 梦境的前半部分 ,采用叙述游踪与景物描写并用的 手法,从梦入吴越到飞度镜湖,从至剡溪到攀登天 姥山,一路写来,景物也随之变换,同时又有联想, 联想到谢公当年著屐登山。 ? 尤其是 登山所见的景物描写 ,极其别致。“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仅仅十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 一个曙光初照的景象,而且视听并用,声色俱佳。 第四章 李 白 ?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 ?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 ?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李白作品赏析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 一、李白的生平 ? 二、李白的主要思想 一、李白的生平 ? 李白的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 1 .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 (24 岁以前 ) ? 2 .远游求仕时期( 24 至 42 岁) ? 3 .长安时期 (42 至 45 岁 ) : ? 4 .再度漫游时期 (45 至 55 岁 ) ? 5 .安史之乱时期( 55 至 62 岁) 1 .蜀中读书与漫游时期 ? (24 岁以前 ) : 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 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 .远游求仕时期 ? ( 24 至 42 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 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 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 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 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 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 .长安时期 ? (42 至 45 岁 ) :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 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 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 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 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 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 .再度漫游时期 ? (45 至 55 岁 ) :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 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其间结识 了杜甫、高适。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 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 5 .安史之乱时期( 55 至 62 岁) ? ( 55 至 62 岁):安史之乱起,李白 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次 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 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 夜郎,中途遇赦而还。李白身经战 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 忧国伤时的情怀。 二 、 李 白 的 主 要 思 想 ?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 三者兼综的特点。 ?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 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 ? 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 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 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 ? 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 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 理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 ? 二、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 ? 三、热情讴歌大自然 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 ? 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 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 《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 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 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行路难》、《将进 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 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 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 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 ? 李白对玄宗晚年的黑暗现实发出了尖锐的批判; ? 对安史之乱的时局充满了忧患;对人民的热爱 使他对民生疾苦的冲了关怀。 ? 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 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 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 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国的爱 国精神。 ? 《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 干行》等,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