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复习提纲
1、 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以自然变异为诱因; ②造成了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 题目问某地的某种自然灾害 严重(损失大) 的原因,一般要回答两个方面,
该灾害本身强度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人口密度和经济发达程度,抗灾救灾的能力 影响灾害损失的大小
同样的灾害强度,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相反,在人口和
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损失程度较低;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抗灾救灾的基础雄厚,抗灾救灾能力强 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可能较轻;相反, 经济落后地区,抗灾救灾能力弱 ,灾情可能较重。
气象灾害、129H 腔皆r^lw等),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 12
气象灾害、
12
9H 腔皆r^lw
等),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
主要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洼 ;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 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3、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把自然灾害分为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
(1 )气象灾害包括: 、 、 、 、
(2) 地质灾害主要有: 、 、 、_
(3) 海洋灾害除了 之外,还有 、
(4 )生物灾害包括农林牧生物灾害(主要有
和 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4、熟记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灾减灾的措施:
类型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防灾减灾措施
自然原因:
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
①造成农牧业减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①降水: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以及季风气候区。
产,人畜饮水困
②修建水利工程(修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等气候常
我国西北地区:常年
难,加剧贫困,造
水库、水渠、跨流域
年降水少;
干旱;
成社会动荡;
调水),开展农田水利
干
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季风气
我国东部季风区,由
②生态环境恶化;
建设;合理调配和利
气
旱
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于夏季风不稳定,降
③引发蝗灾、.森林
用水资源。
各种地区都有可能是 气候异常造
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
火灾等其他自然
③节约用水:
象
成
变化大,且人口稠密,
灾害。
农业:发展节水农业,
某些年降水偏少。
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喷灌、滴灌技术。
灾
②气温:气温高,蒸发量大。
旱灾严重。
培育耐旱作物
③水源: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和
华北春旱
工业:污水净化,
害
年际变化大 是形成干旱重要原因。
南方江淮地区伏旱;
循环用水。
④如果位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
西南地区:冬春连旱
④人工降水,海水淡
渗漏,地表水缺乏也会造成干旱;
化等,合理开采地下
人为原因:
水。
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⑤植树造林,提高涵
(特别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 水量大,一旦降水少,损失严重)
养水源的能力。
c
气
象 灾 害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
(水质型缺水)
植被、湿地破坏, 涵养水源的能力
下降;
水利设施缺乏;
洪
涝
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多,时间长,多暴雨; (西北和东北地区春季常有 融雪性洪涝)
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洪水
季节水位咼。
支流多,汇水量大; 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泥沙淤积,河床抬升,甚至成 为“地上河”;
入海河道少,泄洪不畅。 沿海:河水受海水顶托,不利泄洪。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
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南方比北方 更严重;
东部季风区,降水集 中在夏季,多暴雨; 洪涝多发生在春、夏、 秋季,以夏季最为集 中。
我国形成暴雨的天气 系统主要是锋面和热 带气旋(台风)
淹没农田,危害 农作物生长,造成 农业减产或绝收;
危害房屋、建筑 物、交通设施、电 力设施,使人民生 命、财产遭受重大 损失;
工程措施: 上游:修水库, 中下游:分洪蓄洪工 程,裁弯取直、加固 大堤、疏浚河道;退 耕还湖;开挖新的入 海河道;
非工程措施:监测 预报;建立灾害应急 机制;实行防洪保险; 加强防灾教育;提高 防灾意识
生态措施:上游植 树造林。
执
八、、
带 气 旋
台
风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台风形成条件:
热带海洋,温度高,热量充足;
充沛的水汽供应;
地转偏向力;(所以赤道上不能形成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最严重地区 是孟加拉湾北部及沿 海地区,我国东南沿 海,日本和东南亚国 家,加勒比海地区和 美国东部海岸。
这些地区严重的原 因:位于台风侵袭路 径上,离台风源地近 的地区。
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 海受台风影响最大。
台风带来狂风、暴 雨、风暴潮,引起 洪涝灾害,在山区 导致滑坡、泥石流
文档评论(0)